40年,物换星移;40年,勇毅前行。改革开放的40年,改变的不仅仅是我国的国力和世界上的地位,更是民众普享到发展的红利;40年,让梦想照亮了现实。
改革开放找准了实现梦想的路。回首40年前,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们在经济、技术、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同时代的国家,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仅仅处于能“裹腹”的阶段,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仅在梦中偶尔闪现。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面临生存的危机,如何进行变革?如何走出发展困境?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心和勇气打开了国门,拥抱世界,找到并找准了发展的蓝海,跟上了时代步伐,走向了美好明天。改革不仅是移除发展“绊脚石”、打通增长“中梗阻”的必要手段,更是让社会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必由之路。想当年,“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激发了土地的活力,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问题;个体、集体、外资、合资等灵活经济体制,激活了国民经济的一池春水。当然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江苏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破浪前行,走在了全国的前头。因此,可以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唯改革才有出路,唯改革才有活力,也唯有沿着改革的方向才有强国目标、复兴梦想的实现。
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的梦成为现实。时间是一位伟大的书写者。40年间,每时每刻的改变都在进行,让亿万民众的生活和梦想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我省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其本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从过去的“蓝灰黑”,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着装;食从“有啥吃哈”到“想吃啥吃啥”;住从过去的草房平房变成了楼房别墅;行从过去的满街铃声,到家庭汽车的日渐普及;通信从过去锁在盒子的电话,演变为BB机、“大哥大”、“小灵通”、 数字移动手机,“天涯若比邻”的景象业已展现在了眼前......改革开放以来,是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最快、改善最多的时期,过去无法梦及的想法,正成为眼前的事实,亿万民众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获得者。当然,发展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还有好多人生活水平依然不高。为此,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想让人民群众有更高的生活水平、更高的生活质量。我们不能简单承诺,不能空喊口号,而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创造人民群众更好生活,要把这个放在重中之重。
改革再出发定能实现中国梦。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因此,我们江苏仍要凝神聚力,勇毅笃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围绕这一命题,新一轮改革远景正在江苏大地上徐徐展开:围绕“经济强”,我们重点探索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百姓富”,我们重点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围绕“环境美”,我们重点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围绕“社会文明程度高”,我们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让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将定会展现在世界的面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