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针在我手,绣线系你心。千针万线绣真情,密密穿古今。”伴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吴侬软语的诗情画意,苏剧《绣娘》在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璀璨绽放。
苏剧和苏绣,一个被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之一,一个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一个承载了江南的温婉与秀美,一个以细腻、灵动著称。当非遗遇上非遗,从融合到融活,绣娘们以针代笔、以线代墨,一针一线勾勒出独特气韵的江南肌理,讲述了独具苏州味道的江南故事:该剧以苏州太湖边刺绣高手成秀英一生痴爱苏绣的精神操守与心路历程为主线,以点带面地映射苏州“八千”绣娘勤奋拼搏、努力发展苏绣这一艺术瑰宝的精神风貌,见证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变化和历史成就,“绣”出了江南文化“美美与共”的锦绣华章。
一招一式传匠心,一针一线绣繁华。一根细如发丝的花线可以被劈成32份、64份,甚至是128份,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不只是技术的传承,更倾注了绣娘们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剧中,主人公成秀英面对家庭和生计的多重负担,依旧苦心钻研刺绣技艺,甚至不惜将不满意的绣品剪掉重绣,这正是广大优秀绣娘的缩影。她们将专注不移、追求极致的气质,融进了出神入化的手艺,把手里的一针一线绣成了一件件卓越的“心灵艺术”,折射出“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的匠心品质。时代发展,需要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江南文化滋养了现代化的进程,更应以江河之势绵延向前,演绎新时代的静水流深。剧中,成秀英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拿起绣花针,在深研经典绣法的同时,将传统苏绣技艺与新时代的审美相结合,为苏绣产业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时代活力,我们将以自己的努力,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让世界感受诗意中国之美。(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