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值得推广
2024-05-23 14:44:00  来源:南方日报  
1
听新闻

据本报报道,近期珠海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做到“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亿万家庭幸福,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通过师生“同餐同菜同价”这一举措,有助于直接掌握学生对食堂服务质量的评价及意见,打消家长不必要的焦虑,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改进,更好保障学生在校用餐安全。同餐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师生交流,长期来看对于营造校园师生和睦和美的良好氛围有益无害。目前,珠海已有多所公办学校率先实现师生同餐,与教师同餐的学生人数可达10万余人。

“师生同餐”是一项好做法,在国内却并非首例。公开报道显示,去年9月,浙江宁波就在全市中小学实行县域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取消教工食堂,实行师生同餐。2019年,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就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家长陪餐制度”。从陪餐到同餐再到“同餐同质同价”,反映出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相关工作的细化与完善。

跳出地域来看,陪餐、同餐制度要真正落到实处,其实颇为不易。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校长陪餐流于形式,陪餐制形同虚设。在笔者看来,要想制度行之有效,至少要过两道关:一是共识关,比如有声音认为关键在于校领导要和学生同餐,而“老师平时够累了”,侧面说明推动陪餐、同餐要达成共识、浓厚氛围,还要做通多方面的工作;二是执行关,比如领导和老师可能会被特殊对待,很难事无巨细地进行监管;另外老师仍可以选择点外卖或者外出就餐,也可能让人对政策效果如何打个问号,等等。诸多细节很难摆上台面,但都是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尴尬问题。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涉及学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卫生监督部门方方面面。当地还对食堂用油、食材采购成本等提出具体要求,表示将食堂由社会化经营逐步转向政府代营或学校自营,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学校食堂,是个老问题,更不断面临着新问题。前段时间的预制菜能否进校园之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以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为契机,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和学生营养健康,或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陆 夷)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