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高校毕业季即将到来,相比往年,今年不少国内高校先后发文,就学生如何在毕业论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代写在论文中的比例等问题作出规范。(5月12日《北京青年报》)
AI技术正在对教育领域产生“冲击波”。此前曾有媒体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发起关于AI工具使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88%的受访者曾使用过AI工具,其中16.30%的受访者经常使用AI工具。由此可见,AI在高校的渗透率确实不低。
对于AI论文写作这个话题,许多人观感不同。支持者认为,AI是可以与之产生思想碰撞、激发写作者学术灵感的好助手。在人工智能背后庞大数据库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便捷地搜集文献、生成代码,免去一些基础性、重复性工作之苦,对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大有裨益。
而在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最常见的批评莫过于,AI写作在学生之间风靡流行,或多或少会让人产生惰性,影响他们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从学术伦理的角度来讲,让人忧心的还有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抄袭风险——因为过往写论文可能需要你花费大力气整理文献综述、做数据论证和组织语言文本,现在AI可以帮人类省去某些步骤、为剽窃大开方便之门。这是学术大忌,也是当下一些学术期刊拒绝AI参与写作的缘由。
尽管各方看法不同,但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明确反对捉刀代笔、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近期高校接连发布的有关规定,也都明确划定了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些高校还提出今年要引用检测服务系统加强对上述行为的规范。但在更细化、具体的规定上,比如AI的使用边界和学术参与尺度上,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设计和管理上多加思考、拿出对策。除了在技术层面对不当学术行为加以规制外,还可以专门开设AI学术规范的课程,提出更清晰的工具使用方法和规范(比如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哪些行为算合理使用等),引导学生遵守规矩,不逾底线。据我所知,有不少高校在本科阶段就专门开设了针对学术写作的相关课程,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将AI写作规范也纳入其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如何使用AI技术为教育服务已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至于AI能否获得有益使用,说到底取决于人的使用方式以及规则边界的厘清。(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