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了崭新的小区,住上了大户型、小高层,不少家长却发现孩子越来越孤独,呼朋引伴、追逐嬉戏竟成了“奢侈品”。曾经窗边一声喊,小伙伴们兴高采烈“楼头集合”。如今孩子忙成了“小大人”,时间表总是“对不上”,下楼玩耍不容易。加之线上社交方式增多,游戏和短视频颇具吸引力,“宅童”现象备受关注。
孩子们的玩伴为何“走散了”?客观地说,许多孩子身上的课业负担仍然存在,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占用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培养一技之长,塑造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成长自然有益,但这也变相形成了一种社交压力——同龄人都在上兴趣班,你自己还在玩?更不必说部分培训机构和自媒体账号瞄准孩子周末和寒暑假期,提出所谓“不虚度计划”,宣扬“再不努力就晚了”,贩卖焦虑。
今年全国两会上,殷福星委员就谈到了中小学生减负话题。她指出,“玩”才是孩子的天性,过多参加培训班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这为许多家长提了个醒:无论是课业培训还是兴趣爱好,都应注意过犹不及,给孩子留下一些独立社交、自由玩耍的时间。
此外,部分社区硬件条件不达标,可供孩子玩耍的空间逐渐被压缩。有的住宅小区在前期规划时没有做好人车分流、更没有为孩子留下相对独立的玩耍空间;还有一些早期建成的住宅未配备地下车库,汽车停在道路两边或是直接占用空地、广场;儿童游乐设施缺乏,公共空间“不好玩”“不方便”,难以留住纯真的童心童趣。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解难题,加快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规划主题口袋公园,打造儿童“游戏角落”;进一步推动社区绿化建设,鼓励儿童亲近自然;提供少儿科普活动场所,组织专人或志愿者提供看护服务,等等,都是值得提倡的举措。
传统的家属院里、老社区中,家长年龄相仿、互相熟络,孩子自然成为要好的玩伴。“今天加班来我家吃饭,明天出门遛狗顺带俩娃”,一来二去,邻里之间的信任感自然培养出来。而新建的商品房小区中确实缺少原始的信任纽带,高层住宅“目不所及”带来的安全担忧也萦绕在许多家长心头。
着眼实际,有人选择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同看护,有人则利用周末联络好友,希望能为孩子找到玩伴和空间。而另一种更经济、更有效的方式是由社区、业委会等组织牵头,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既能让孩子们自由玩耍、结成伙伴,也可让家长们“碰碰头”,增进了解和信任,从而有机会建立家庭之间新的社交关系。
“玩耍是生命的纯粹喜悦的表现,是精神的自由和身体的解放。”在《爱弥儿》中,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曾指出玩耍的重要意义。通过玩耍,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使用他们的体力,发展他们的感官,并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以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为抓手,将硬件打造和服务配套相结合,期待天和日朗的午后、放学归家的黄昏,孩童玩耍的欢声笑语时常缭绕在耳旁。 (默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