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歌词写道:“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其实,用“Country Walk”(乡村漫步)的方式来理解“在场”,同样可以打开春天的美好。
去年突然爆火的“City Walk”,已经展示了一波“重建附近”的魅力。“City Walk”指的是“城市漫步”,表面上漫不经心,实则深度丈量,城市的细节、生活的肌理、历史的脉搏,从中一一展开。由此衍生的乡村漫步,其文化内核则异曲同工,只是视角从城市转向乡村,并且和一般的乡村旅游形成区别。
乡村漫步遇上热气腾腾的春节,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尽管相对城市而言,一些农村文化供给不够丰富,有人甚至调侃称:“好山好水好无聊”。但事实上,正如城市漫步主打一个“所遇皆风景”“沉浸式体验”,若能好好利用这段假期,扑下身子、留心观察,看似熟悉的乡村,往往也能“温故而知新”。自在松弛的状态叠加浓浓年味,便构成了最鲜活的现场。就像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所说的:“我是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从城市漫步到乡村漫步,再到“菜市场旅行”,背后是拥抱真实的愿望。不难看出,这届年轻人是懂“烟火气”的,在这个盛大的节日更应尽情“整活”。这段时间,笔者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宅在家里,而是选择了“听劝”:跟着醒狮队伍逐户拜年,一张张幸福面孔扑面而来;偶遇一众村民制作窑鸡,“土到极致”的农家菜和童年记忆撞了个满怀;围观飘色巡游,感受他们的“热辣滚烫”;在笔者家乡,春节期间各村年例活动轮番上演,几乎每天都有节目……套用一句流行语:乡村漫步的路不是一条轨道,而是一片旷野。
我们念兹在兹的年味和仪式感,关键就在参与。也正是这份主动的融入,构成了某种确定性和归属感。社会学家项飚就用“悬浮”这个词,来形容不断努力却缺乏方向感的焦灼状态。某种意义上说,作为“过渡性仪式”的春节,正是暂时性地打破“悬浮”的一个契机:可以从独特的方言中,感受村民生活哲学的一鳞半爪;可以去“赶大集”、凑热闹,领略这片土壤的“风物人间”;还可以在原汁原味的习俗中,发现大同中的小异,获得更多地方性知识……当城市化进程加速前进,“飞驰的人生”需要心灵的安放,连接的意义也就逐渐凸显:都说“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但从故土中汲取的力量,总能治愈那些难以名状的不安,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年也是一种“回归”,在乡村漫步中,可以领略独特风景。 (高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