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零起点”让上学更轻松
2024-02-06 17:22:00  来源:广州日报  
1
听新闻

要不要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这是几乎所有“准小学生”家长必经的艰难选择。在实践中,对于小学“零起点”入学,一些教师和家长仍面临转型期的困惑。(2月5日《中国青年报》)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幼小衔接仍意味着“提前学”。“幼小衔接学什么”“算术每日一练”“陪着孩子刷拼音”,在社交网络上搜索“幼小衔接”,这样的内容铺天盖地。然而现实中,“抢跑”现象累了家长、伤了孩子、苦了老师。为了做好幼小衔接,从2021年开始,与其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文件接连出台。其中,“零起点教学”被认为是幼小衔接的一种合理“打开方式”。

为学生减负,要从“小”抓起。仅从字面看,“零”可以是减负担、降门槛、除障碍。零起点教学,即小学新生入学后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早有研究表明,提前学、超前学或可暂时领先同龄人,但到了中高年级,这种优势往往就没了,“三年级拐点”现象也印证了这一点。聚焦幼小衔接,实施零起点教学,正是因为这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

但很多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零起点”入学难在哪、卡在哪?家长难在焦虑,就算想要给孩子一个轻松美好的童年,但看到别人家孩子那么努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念头又容易占上风。老师卡在考核,只要头顶学业成绩这个考评指标,教师就很难顾及入学适应期,教学进度就难以慢下来。学生难在适应,快速融入新的环境和师生关系本就不易,再加上家长传导的焦虑情绪,想要放慢节奏更是难上加难。此外,还面临诸多干扰因素,譬如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不足,校外培训机构借贩卖焦虑大念“生意经”等。

多难之下,做好幼小衔接还需各方协力。让“准小学生”轻装上阵,关键在于如何把各方注意力从盯成绩转向看成长。不妨以优化考核为牵引,强化实施入学适应教育。比如,建构完善入学适应课程,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联合教研”、定期“会诊”,引导教师探索改革教学方式等。当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进度慢下来,家长和学生切实体会到“不提前学也能跟上”,想必教育焦虑就会慢慢散去、教育生态也会越来越好。 (张冬梅)

标签:
责编:孔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