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2024年01月03日 第 16 版)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将以一个个动人中国故事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以一项项扎实有力行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高大的输电铁塔是不少鸟类喜爱的筑巢地点,但鸟儿在输电铁塔上筑巢,容易引发线路跳闸,也威胁其自身安全。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电网工作人员不断探索,化“堵”为“疏”,在线路杆塔非带电区段搭建人工鸟巢,还采取了对杆塔进行局部绝缘化处理等有效举措。如今,这样的做法在多个省份广泛推行。输电铁塔上,鸟儿们在一个个爱心筑成的鸟巢里“安家落户”,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道道美丽风景。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深刻转变。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则会让人类受益无穷。电网工作人员由防鸟驱鸟变为筑巢引鸟、护线爱鸟,正是这种转变的一个生动缩影。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到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等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赢得全世界赞誉。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敬畏之心不可或缺。以往,一些地区的人们盲目“向沙漠进军”,围湖造田,填海造地……结果不但没有征服自然界,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如今,人们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而且在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时,注重遵循自然规律,注重利用大自然自身的力量,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日益恢复生机活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必由之路。既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也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而是坚持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6.2%,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25.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锚定目标、锲而不舍,蓝天白云重新展现,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将以一个个动人中国故事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以一项项扎实有力行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