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赛博判官”有何不可
2023-12-22 10:25:00  来源:南方日报  
1
听新闻

近日来,不少年轻人找到了一份新的“副业”——在互联网平台当起了“赛博判官”。

“赛博判官”,即部分电商和外卖平台新引入的一种公众评审机制。商家收到消费者的差评提出申诉,平台则将这桩纠纷公示出来,邀请其他用户进行讨论。参与者需要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作出判断。选择对错,不仅关乎能否保住“小心心”(参与评判的资格),也影响着最终评判的结果。

有人把它当作“吐槽大会”,在案例中寻找“段子手”和“互联网嘴替”;有人把它玩成了“大家来找茬”,从一张外卖小票、一笔交易记录中寻找蛛丝马迹;有人干脆在评论区开起了“今日说法”,引用法律条文向公众科普,明示商家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网友则是在模仿“判官”——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鲜有站在法庭上辩护或敲槌的机会,但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多数“判官”尽己所能做到公平公正。

尽管受限于“判官”的认知差异和地域差异,在一些细节上难免出现意见分歧,但在多数纠纷中,“真理”确实站在多数人这一边。有网友坦言,当“赛博判官”有一种“批奏折”的快乐,个人意见得到了重视。还有人表示,换位思考才会感同身受,对那些恶意评分的顾客和耍滑推诿的商家感到愤怒,假如自己受了委屈,也希望能有人站出来说两句公道话。

类似的不公或许人人都曾经历过。从“恶意差评”到“好评返现”,生活中关于不合理评分的抱怨早已有之;“客服踢皮球,商家找水军”,消费者渴望得到真实的反馈;也有不少商家苦于维持星级的努力,备受“评分刺客”的骚扰勒索。近日在网络上兴起的“3.5分餐厅更好吃”的潮流,正是对虚假评分的抵制和对品质信誉的诉求。网络评分经历多年蓬勃发展,已经走到必须作出选择的分岔路口,其中违背市场规律、破坏公平竞争的内容应及时被取缔。

“柴米油盐”的小摩擦,影响着普通消费者和服务者的幸福感;国民经济最细小的细胞和经络里,也蕴藏着社会诚信的催化剂。通过各类用户评审团的形式引入有经验的第三方力量进行裁断,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申辩的机会,是网络经济管理机制体制的一种创新。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在商家的“赠品攻势”下打了五星好评,事后却接到平台的电话求证,最终改回真实评价,这份认真细致同样值得点赞。

也要意识到,“赛博判官”的素质参差不齐,评判仍带有部分主观因素,要着力避免其中的人为操纵、恶意带节奏等不稳定因素,敦促参与者审慎行使手中的权利,坚守客观真实的底线。综合平台和工商部门的监督、专业评审机构的鉴定以及消费者维权机构的权益保护,构建完整健全的评判体系,才能确保“判官”不迷路,评价不变味。(默达)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