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街头琴房演绎“转角遇到浪漫”
2023-09-21 1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1
听新闻

“如果一座城市有音乐的声音,就会不一样。”今年5月在深圳出席某场艺术活动时,“钢琴教母”鲍蕙荞如是说。

最近颇受关注的公益琴房,便回应了这句话:一些24小时免费开放的“黄房子”,设在深圳市中心、社区和城中村等多个地方,只需通过小程序或手机扫码提前预约,即可免费使用,而且还配套了手机教学软件,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练习。因其创新又走心,公益琴房收获了很多网友的认可。

人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音符,这确实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状态。想必很多人还记得这动人的一幕:今年4月,一名六旬工人大叔在深圳华强北弹起了公益钢琴,在周围人的鼓励下,他一连弹了十多首曲子,步履匆匆的人在此驻足,“街头的声音”温暖了一座城。

事实上,这只是“钢琴之城”的一个生动缩影。据深圳市福田区工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公益智能琴房一推出非常火爆,每天琴房的使用时间都在15到16个小时。“家里没有钢琴,只能看着视频自己琢磨。”“买一台琴放家里不现实,还可能会扰民。”……无论是没钱买、没地方放还是没人教钢琴,某种程度上,公益琴房一一打破了这些壁垒,让看似曲高和寡的艺术,也能向每个人敞开,在快节奏的生活流之中,寻得一处精神的寓所。

从艺术场馆、文化娱乐设施,到高品质文体服务设施,在深圳,这样贴心惠民的举措还有很多。这些“转角遇到浪漫”的美好,正是“10分钟文化服务圈”的现实写照。文化惠民的温度,折射着城市品质的刻度。反过来,公益琴房能否和音长存,成为一道人人自觉维护的风景,也同样考验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水位和管理水平。

进而言之,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不囿一隅,街头琴房也打开了新的思路。这种富含人文关怀、嵌入生活日常的“微空间”,看似不够起眼,却给城市一角增添了“可留性”和“可沟通性”,其意义不可低估。比如,杭州曾推出地铁书房,让人们的乘车之旅多了一份惬意和书香。佛山创意盘活21个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公园,打造绿化景观,建设运动场所,让“桥下空间”也风光无限,这样的“见缝插绿”同样值得借鉴。

“琴瑟和鸣”,莫不静好。一个空间,一部手机,一分钟,便能开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奏会,想想也很美妙。期待这样“小而美”的惠民之举再多些,让群众可感知、有共鸣。(钟颐)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