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6日 第 05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我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分享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层实践。
——编者
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北京朝阳区 王浩骅
绿色低碳生活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对此,必须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近年来,北京许多社区积极倡导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有的社区开展“以车易物”活动,居民长期废弃不用的自行车,可以置换成礼品兑换券,推动了闲置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有的社区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知识讲解、趣味游戏等活动,居民参与热情高涨;还有的社区通过举办节约用水宣传周,介绍节水小窍门……从生活入手,从小事抓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节约资源是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认识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为加快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将生态优势变产业优势
重庆两江新区 王欣悦
三峡库区是全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和生态功能区,也是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农业占比高的山区。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是库区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重庆的答案是,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着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以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涪陵区因榨菜闻名,但榨菜废水对水环境易造成严重污染。涪陵区建起污水处理站,引入高端工艺,让腌制盐水变纯净水,同时对废弃材料再利用,“绝不让一滴未经处理达标的榨菜废水排入长江”。在万州区,过去三峡库区消落带裸露的淤泥不仅影响美观,还散发难闻气味。万州区推广栽植不怕水淹水泡的中山杉,在沿江乡镇建设中山杉繁育场,形成了色彩缤纷的“水上森林”景观带,周边延伸出多家民宿农家乐。
如今,在丰都县,一座座“大风车”将“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千家万户;在忠县,皇华岛上植被丰茂,游人络绎不绝;在巫山县,数十家矿山关停,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生态优势成功转变为产业优势,让三峡库区人民真切感受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好这方山水,生活定会越来越美好。
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
宁夏银川市 玉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笔者所在的地方,因水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过境黄河水。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
去年,宁夏有关部门印发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0%、3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等目标。严格落实“四水四定”重要原则,要加大刚性约束,督促重点行业“拧紧”水龙头;也要加大柔性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还要加大科技投入,让水资源调配更加精细快捷……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让老百姓用上水、用好水,也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上收获了看得见的成效。
水是生命线,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沿黄地区必须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从严从细管好每滴水,必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筑牢水资源保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