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羚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8日 第05 版)
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展现出适应变化、抗击风险、调整产能的强大韧性
保持战略自信,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必能推动实体经济壮筋骨、上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不久前,一辆搭载“原力智能增程”技术的白色轿车,从云南香格里拉驶到重庆,完成了不加油、不充电、不间断行驶1283公里的长距离实测挑战。该技术实现发电机95%的高运行效率,还可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让电池极速加热。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充足动力,也从一个侧面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在工业大类中,23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超过五成,与上年四季度比,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回升,折射出各行各业稳健复苏的良好态势。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2.5%,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53.2%、22.5%,体现出转型升级蹄疾步稳、新动能持续壮大的可喜势头。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稳步提升,实体经济在今年一季度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市场需求回暖,能够迅速恢复产业链供应链和生产能力,展现出适应变化、抗击风险、调整产能的强大韧性。一季度实体经济加快恢复,进一步激发我国经济恢复向好的内生动力,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稳岗返还、贷款支持等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将有更坚实的政策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以创新集聚发展新动能、打造竞争新优势。从实施技术改造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到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引导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再到聚焦前沿领域、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才能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效益面临困难、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谋创新,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稳根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强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保持战略自信,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必能推动实体经济壮筋骨、上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12年,中国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约1.25万辆。10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超700万辆,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正是中国制造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缩影。事实证明:抓好制造产业、振兴实体经济,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拿出奋楫争先的志气,磨砺坚持不懈的韧劲,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中国经济航船定能行稳致远,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