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27日 第 18 版)
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加快财政治理现代化步伐,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推荐性国家标准《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这是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动现代预算制度建设迈出的重要步伐。
预算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预算管理一体化,就是将统一的预算管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提高项目储备、预算编审、预算调整和调剂、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保证各级预算管理规范高效。
截至目前,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设应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地方3700多个财政部门、60余万个预算单位已初步实现了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衔接贯通,以及上下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所有中央部门、预算单位已应用一体化系统开展2023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业务。
从实践看,“一体化”强化了各项财政制度的执行。以统一管理规则、管理模式抹平各层级、各预算单位对财政制度理解的偏差,“一体化”既能有效杜绝主客观违规业务和“擦边球”业务,还可以为各类合规业务提供畅通的办理渠道。例如,若预算单位未编制公务接待费预算,在付款时选择公务接待费将被系统拦截预警。目前,“一体化”已成为各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规范财政制度执行、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的重要抓手。
“一体化”为财政治理现代化插上“智慧翅膀”。依托大数据、云财政等数字信息手段,“一体化”可使各级财政部门对相关数据进行高效的横向汇总统计和纵向穿透查看,并由数据跟踪向监测预警、综合分析拓展,为进一步完善政策、科学编制预算提供参考。比如,某省在出台产业政策前,可以整合、分析现行政策的历年预算安排、资金落实、享受主体等数据,为出台新政策提供建议,使“财政账本”真正成为服务于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数据要素。
“一体化”提高了国家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近几年,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冲击,财政政策在保持积极的同时,着力提高政策落地精准性。“一体化”建设,使各级财政部门更好会同主管部门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等形势变化科学编制预算,合理确定支出规模和保障重点,并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绩效管理闭环,使每一分财政资金从源头到末端都处在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记录和动态监控之中,保障“把钱花到刀刃上”。
整体看,“一体化”使部门预算约束更具刚性、资金支付更加安全高效、预算执行与政府采购衔接更加有效、财政监督更加精准便捷,是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需要在具体实践应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此次技术要求的发布,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等多个业务环节按一个整体进行整合规范,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软件质量进行了规范,为全国预算数据集中汇聚、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
期待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全国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各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全过程管理一体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全国预算数据管理一体化等工作能迈上新台阶,财政治理现代化加快步伐,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