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共享冬奥遗产 助力可持续发展
2023-02-07 09:34: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兑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也成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转眼一年过去,冬奥会留给世人的美好回忆仍在,其创造的丰厚物质和精神遗产,正持续产生重要影响。日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详细总结了北京冬奥会遗产成效与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贡献,表达了“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更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深远意义。

兑现“绿色办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是北京冬奥会的首要理念,是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赛事擦亮美丽中国的底色。从申奥到办奥,再到遗产开发,中国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置于首位,诸如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等。同时,重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办奥”由理念到实践,由希冀到现实,由承诺到兑现,激发绿色生态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留下宝贵的“绿色遗产”。

生态环境的改变直接带动了绿色游、冰雪游、休闲游、健康游。通过顶层设计鼓励把冰雪运动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冰雪特色小镇,普及冰雪项目,传播冰雪文化。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统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3.4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为4740亿元。体育休闲与冰雪旅游的融合发展,使人与自然互嵌、互动、互构,人们乐享其中,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果实,成为使“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典型案例。

谋求区域发展,让社会进步造福于民。北京冬奥会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集群生成与优化,从强化体育消费培育到推动全民健身,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公民参与等多方面体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北京和张家口“双城”联合举办冬奥会,密切了区域经济的协同联动。奥运场馆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京张高铁和京礼高速的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均衡发展。由于跨区域公共交通的不断完善,延庆、张家口正式迈入到首都“一小时经济圈”,联合构建快速便捷且生态宜居的“京津冀生活圈”。

借北京冬奥会之机,乡村振兴战略被推动落到实处。如崇礼作为以发展冰雪运动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性案例,以冬奥为内驱力,充分调动自身的冰雪资源,把冰雪体育旅游作为发力重点,同时建造冰雪产业研究院、运动装备产业园,真抓实干、敢于争先,做到“真摘帽”“真脱贫”。可以说,北京冬奥会促成的重点冬奥产业经济体系,超越体育竞技层面旨归造福于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

着眼于未来前景,讲好冬奥背后的文化故事。北京冬奥会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文明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社会风气提供了重要舞台,以多元主体、多种渠道、多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了阳光、富强、开放的国家形象。让世界看到中国举办冬奥的自信与开放、果敢与担当,坚毅与奋进,更让世界理解中国办奥有力桥架了竞技与人文的关系,落脚至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深化的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这一重要的精神遗产是中国在北京冬奥会实践中的深刻提炼,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通,表达了中国致力于构建平等对话、打破区隔、加强联系、文明互鉴、共享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追求。

圆梦冬奥,但不止步于冬奥。让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用好冬奥遗产,助力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体育强国和幸福中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作者:李晶,系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