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06时,2023年春节档期总票房超68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第二位。包括《流浪地球2》《满江红》等7部影片在大年初一上映。
除了贡献热度外,它们对电影行业和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标志:3年来,影院时开时关、影片定档又撤档的情况基本成为历史,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正在归来。
与之类似,此前,因疫情受到影响的各类线下文化活动已陆续恢复。去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恢复线下演出,并在2022年12月31日和今年1月1日呈现了两场新年音乐会。流行音乐方面,最容易恢复的Livehouse演出形式成了不少艺人和年轻观众重回线下的首选,有人粗略统计,截至去年底,2023年前4个月 Livehouse待演项目已有700多场。至于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承载各种文化功能的公共场所,也已基本正常开放。
线下文化市场全面复苏,这绝对是让人喜闻乐见的事。回顾过去3年,向来倚重现场、线下形式的文艺行业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方面,它是遭受疫情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另一方面,诸多的演出、展览搬到线上,让人们足不出户享受文化生活的方式也在3年间出现。
早在2020年春节假期,国家文物局就在官方网站上紧急扩增了一批在线展览内容,以填补多项文化展览取消的空缺。到了今年,各地博物馆的“云展览”已经相当令人感到惊艳,不仅有线上讲解员、展品360°展示,还有博物馆利用电脑技术,让看展人可用虚拟模式一路欣赏着博物馆外景步入展厅,可谓另一种沉浸式体验。
线上演出同样是疫情期间文艺领域的产物。2022年,多名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举办线上演唱会,观看次数动辄以“亿”为单位计算。虽然场地搬到了线上,但有的演出依然花费重金打造出了电影般的视觉效果。
一开始当然是出于无奈,但当似乎此前被广泛认同的“演出就要去现场、展览就要看实物”理念被打破,人们渐渐感觉到,线下与线上其实各有所长。
线下文艺生活的优点不必多说,从出发去展厅、音乐厅开始到观展、观演结束,整个过程都是一种真实、独特的体验。不过,当展览和音乐会到了线上,时间和距离的限制首先被打破,无论人们身处何地,都可以在虚拟展厅和视频中获得精神满足。
去年下半年,线上演唱会好几次成了舆论关注热点。与在偌大的体育馆沉浸于艺人演唱、舞台、音响效果不同,当与千万人一起隔着屏幕听到熟悉的旋律响起,人们更多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情绪,以及“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的感觉。
随着线下文艺活动恢复,各类资源投入、相关从业人员的时间、精力乃至观众的注意力必然会随之有所转向,不过显然,人们已经知道线上与线下并非二者只能取其一。比如,国家大剧院去年最后一天的音乐会演出,就在多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当然,在社会生活全面恢复正常的未来,如果只是简单直播或者把线下的东西照搬到线上,效果会打折扣,流量也必然会减少。所谓危机中藏着机遇,经过前期摸索,如果文艺行业能够借助新模式、新技术,将线下做不到的在线上实现,满足用户刚需,让人们可选择的文化生活方式更丰富、更便捷,线上文艺活动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新舞台。(罗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