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推进乡村振兴须补齐体育设施这块短板
2022-12-29 10:30: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近日,有网友在媒体平台的领导留言板上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言:“希望可以把资金多放一点在农村或者郊区等不发达的地方,多建设一些体育设施,比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因为这些运动对下一代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很重要,希望国家可以重视。”这个朴实的建议,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包含多维度目标任务的系统工程,其中乡村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程度,也是衡量乡村振兴成色的重要标尺。当前,很多农村孩子因为缺乏篮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在成长过程中较少得到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养成运动习惯的最佳年龄窗口。

推进乡村振兴,不能让体育缺位,要补齐乡村体育健身设施这块短板。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而根据估算,我国乡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15平方米,还不到全国均值的一半。正因如此,刚刚闭幕的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补齐乡村体育设施的短板,是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从城市到农村,从市民到村民,体育锻炼和休闲健身都不应成为一种奢侈。早在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将农村公共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快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

客观来说,乡村体育设施存在历史欠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由来已久。补齐这块短板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平均用力,要避免“撒胡椒面”式的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建设体育设施,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群众强身健体,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人口结构、群众喜好、天气条件等有针对性地补短板。例如,北方冬季较长且气温寒冷,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多建室内运动场地;而贵州的“村BA”打得火热,两广地区的乡村篮球赛也广受欢迎,那么不妨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篮球场,更好满足群众对这项运动的场地需求。

此外,补齐乡村体育设施的短板,建是一方面,管是另一方面,要避免陷入只建不管、只使用不维护的误区。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与农民健身资源共建共享和运行维护补偿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村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管理水平。还有的地方将体育设施与本地特色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发展休闲体育和文化旅游产业,也受到群众欢迎。只有建管并举、因地制宜,才能使乡村体育设施更好发挥作用,让乡村体育锻炼蔚然成风。

(作者:辕固,系媒体评论员)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