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21日 第 19 版)
加快推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转型升级,提高接单能力和交单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智能遥控的多功能摇椅、定时自动护理的砧板杀菌器、复古绿的泵压咖啡机……走进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展厅,一款款新颖实用又艺术感十足的新品引人注目。在这里,服务设计与传统制造融合发展,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更多中国服务走向全球大市场。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制造服务化、服务外包化趋势明显增强,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大大增强了服务的创新发展和可贸易性,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确立为战略重点。
我国服务外包从承接信息技术外包起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去年,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295亿元,执行额86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17.8%。今年前10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8757亿元,执行额6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1.1%,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下一步,要加快推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转型升级,提高接单能力和交单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示范引领,设立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推动服务外包发展,自2009年开始,我国累计设立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示范城市先行先试带动下,服务外包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创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引导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强服务外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服务外包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突破口。
政策推动,完善长效促进体系。发展服务外包,不仅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对于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质量效益也有重要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贸易便利化,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投资,布局建设一批辐射全国的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系统、可持续的长效促进机制。要鼓励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发包,支持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互利共赢。
服务外包有着开放共享、创新融合的鲜明特点,成为加固经济全球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桥梁,是各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整合外部资源、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随着我国服务外包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深入推进,必将进一步推动服务外包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价值链地位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