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体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制造业代表了更高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深化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从打造机制、健全环境、推动全产业创新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充分协同调动各方力量,打造政府、产业和高校之间的三螺旋系统创新机制。在这个系统中,产业是社会生产的场所,承担完成最终产品的任务;政府是社会契约的来源,确保社会资源的相互作用和产品交换;而高校则是知识与技能的摇篮,是知识经济的孕育者。三者既保留自身的独特性、发挥自身优势,又互相交叉协作,实现多边沟通,从而形成一个持续稳定的创新流。
在这个三螺旋系统创新机制中,政府方面要发挥自身特殊职能,对区域的创新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规范和引导整个创新机制的合理运转,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维护良好校企关系、扩展创新渠道,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同时健全资本市场,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与创新理念,强化金融机构理性投资的占比,为企业和高校的创新工作提供支持。
在高校方面,要积极探索改革人才与科研管理模式,通过课程设置、项目申报等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机制,遵循政策方向和社会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并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联系,在推动企业资源流向高校的同时,促进高校资源走向社会,并对人才转岗创业给予更多的宽容,不再人为设置知识流转和科研变现的壁垒。
在企业方面,企业自身在利润最大化驱动下,应当更加关注长远利益;同时为高校和自身的技术创新提供资本支持,将高校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效率的提升,助力政府、企业、高校三者间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影响的创新机制,共同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
其次,深化完善科技创新研发所需要的“软硬”环境,疏通技术落地与产业结合的渠道。其中,“软”环境主要指政策和制度环境。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完善要素市场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在创新引领的新经济时代,以数据为代表的“新要素”已经越来越重要,和传统生产要素一样不可或缺。因而我们需要完善有关新要素的制度规范,如数据共享的权责分配、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职能划分等,还要对新要素的流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要借助制度的力量给创新活动创造更大的空间。这个空间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要给创新主体,包括高校、企业更多自主权,给予创新活动更多的支持和宽容,让他们勇于从事科研创新,敢于转型;另一层就是要给创新更多机会,比如可以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之间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广泛探索由企业、高校参与的重大创新项目,只有给这些主体更大的舞台,才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与“软”环境相对应的是“硬”环境。“硬”环境主要指的是5G、大数据等高科技所需要的硬性基础设施,包括基站、特高压输电网等。这些环境是孕育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激发企业转化创新成果的关键。除此之外,还包括国家战略创新的“硬核”实力。比如超算中心的建设,它为一系列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尖端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供算力,应用场景广泛,从能源化工到生物医药,完善科研“硬”环境,为后续的创新活动夯实基础,全面加强国家战略创新能力。
再次,推动金融等其他服务业的创新,反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数字经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融合,产业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所以,在数字经济时代,要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高质量制造业发展,功夫不仅要下在该行业内,更要下在其他行业中。应大力推动全行业的创新,充分发挥其他产业对制造业的反馈作用。以服务业为例,数字金融创新能够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借助金融的力量串联拓展产业链,通过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新业态可以更好为制造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
综上,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打造政府、企业、高校三要素螺旋创新系统,让各主体在协作中形成创新合力;打造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重视其他产业的创新支持,提高全产业的创新能力,保障我国实体经济稳定运行,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盘和林,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