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此次大会期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届时中国将有13个“国际湿地城市”,数量居各国第一。从首批获此殊荣的哈尔滨、海口、东营等,到此次入选的盘锦、武汉、盐城等,越来越多中国城市荣获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湿地是生命之源,被誉为地球之肾,有助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蜿蜒的河流、斑斓的湖泊、神秘的沼泽,氤氲丰饶的湿地赋予地球勃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湿地保护修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湿地总面积同口径相比有所增长,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生动映证着我国湿地保护修复的巨大成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需求。保护湿地,关乎人类长远发展。从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到成为鸟类越冬“栖息天堂”的湖泊,湿地形成丰富的生态景观,提升了城市舒适度,成为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保护大美湿地,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生态获得感。
湿地之变,为绿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从保障农业灌溉,到提供水产品、矿产资源,湿地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此前,一些人靠水吃水,非法侵占、围垦、污染湿地,乱砍乱伐、围湖造田、过度捕捞让不少湿地伤痕累累,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产业,透支的是子孙后代的未来。近年来,我国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不少湿地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美丽,也推动产业绿色转型,让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结出富民“金豆豆”。生态欠账变成资源红利,生动说明“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湿地保护修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就基层探索而言,湖南在湘江流域8市启动退耕还林还湿试点,云南大理通过人工打捞水草、种植海菜花改善水质,江苏盐城实施退渔还湿、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不同湿地具有不同的自然特点和环境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加以施治。就顶层设计而言,必须加强规划引领,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测监管,夯实湿地保护的四梁八柱。今年6月1日,我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以立法方式为湿地整体性保护修复保驾护航。前不久,《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发布,其中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必将引导各地充分参与,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在武汉沉湖,鸟类已从160多种增至277种,冬候鸟在晨露弥漫的水草间觅食;在重庆梁平,湿地花园与建筑、公园、人居相互融通,打造湖在城中、城在湖中的秀美风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更好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定能让更多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尽享“诗与远方”。(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