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6日 第 05 版)
山川大地的广阔,一直以来都令我神往。上大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地质学专业。毕业后,怀揣着梦想,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人们总说,地质人是“一把铁锤走世界,阅遍群山始见金”。的确,为国家“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也是我们不变的信念。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深部找矿是困扰整个地勘行业的难题,特别是我所在的胶东东部,找矿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当时,深部找矿技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经验可借鉴。面对难啃的“骨头”,我们没有退缩,边干边学,白天翻山越岭填图测量、下井编录,认真记录每一个地质点,详细绘制每一条地质剖面;晚上回到驻地整理资料、编制报告,一起探讨找矿思路、总结成矿规律。
那段时间,我们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荒无人烟的野外进行,板凳当床,蚊虫密集,条件很艰苦。但是,一想到这是国家的任务,哪还管那么多?我们吃住在机台,看岩芯、理数据、查资料,手中不是放大镜,就是记录本。一连数月不回家,再到家时变得胡子拉碴,让本就见面少的孩子更不敢亲近了。“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同事写的两句打油诗,道出了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对家人的思念只能默默藏在心底,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干出点成绩,为国也是为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多年的探索,我们团队累计新发现金矿1300多吨。我们提出并创立的“辽上式”黄铁矿碳酸盐脉型新类型金矿床式,引领了胶莱盆地东北缘找矿实践,受到业界专家高度肯定。这几年,我们牵头组建了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省深部金矿探测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实验室,成立了深部找矿创新团队,为打造胶东万吨级金矿资源基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加强矿产等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是现实所需也是长远战略,事关我国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加大勘查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才能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地质人,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找矿工作,用勤劳与智慧为祖国探获更多的矿藏,为满足国家战略资源需求作出新贡献。
(作者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