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多,疫情偶有反复,孩子们在家时间长了,满小区找玩伴,无形中也拉近了父母辈的距离,不少昔日里甚为陌生的邻里慢慢成了朋友,有的还结成“家长联盟”、互帮互助。
有人说,这份久违的亲密感,让人找到了儿时的味道。的确,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结构和生活习惯都在变化,大家都身处“陌生人社会”。这反映到社区生活中,便是“鸡犬之声相闻”,“对面相见不识”。疫情影响下,“社区联盟”“家长联盟”的出现,释放出某种“熟人社会”的温度,更让大家发现,其实邻里关系“破冰”并没有那么难,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媒介而已。聊孩子、养宠物,居家防疫期间的物资互换,都可能成为改变的起点。这样的改变也带来很多情感的慰藉:大家走近一点、热络一点,挺好!
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在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中,邻里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大家比邻而居、共享空间,素质高低、相处如何,直接塑造了生活的小环境。况且,居家过日子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一个社区里,老老小小,谁都有需要帮衬的时候,如果楼上楼下、对门对户,能熟悉一些、彼此信任,遇到大事小情伸把手,不仅能解一些“燃眉之急”,也能大大提升个体对社区乃至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街坊邻里的人情联结,对社区治理同样有益。社区治理,要解决的就是大家家门口的事。从腾退空间如何利用,到新建车位如何分配,再到公共设施如何更新,“针头线脑”桩桩件件都需要好好商量。对不同议题,大家也都有各自的期待和诉求。如果街坊们平时就有一定交流交往,凡事自然更愿意换位思考,更容易谈到一块儿去,避免无谓的摩擦争执。达成共识的效率高了,解决问题的羁绊就少了,这样的良性互动,同样是宝贵的治理财富。
说起来,邻里之间从互不相识,到点头之交,再到成为朋友,肯定需要一个情感积淀的过程。在这方面,要靠大家都主动一些,以善意交换善意。同时,社区也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多开辟一些公共空间,多组织一些社区活动。因为熟络,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包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会收获新友谊,也将滋养出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的新社区文明。(汤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