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各大品牌的儿童智能手表进入销售高峰。记者发现,儿童智能手表可社交可拍照可上网,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与此同时,不少不良内容、伪装成益智类内容的游戏App、搜题类软件等,也借儿童智能手表“潜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此外,儿童智能手表还存在App支付不需要输入密码验证、信息泄露等问题。(7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对于众多家长来说,孩子的安全都是心中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一些低龄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动态更是时刻惦念。能实现定位和通讯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就成了不少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动态、与孩子建立联络的便捷途径。
然而,随着儿童智能手表的更新迭代,如今的智能手表在功能上正朝着智能手机的方向发展。除了具备实时定位、联络通信等基础功能,手表还可支持拍照、登录社交软件,有的甚至可以实现游戏操作和免密支付功能。然而,儿童智能手表的应用软件市场却乱象丛生。有的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假借益智类游戏等软件的名义,传播低俗内容;有的则是通过诱导孩子消费牟利。面对孩子们的目光日益被智能手表吸引,家长难免对此产生担忧。
由于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诱导。因此,对于使用受众为少年儿童的应用软件,更要在审核监管方面从严从细。面对儿童智能手表应用市场的诸多乱象,社会应合力治理,为少年儿童的网络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护航。对此,有关部门已经开展行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于近日将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将加强对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的管理,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除了相关部门的重拳出击,应用平台同样需要厘清自身责任。作为运营方,平台应利用自身的算法机制优势,对站内应用积极开展动态审核,切实维护用户的使用安全。除此之外,家长也要对相关情况做好监督和反馈,在为孩子进行智能手表的账号绑定时,一旦发现可能存在诱导孩子消费、泄露孩子隐私的情况,要及时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孩子的应用使用安全。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儿童应用软件从严从细审核能够成为社会共识,通过社会合力,共同维护少年儿童的清朗网络空间。(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