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7日 第 05 版)
中国奇迹的伟大之处,更在于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转型阵痛、确保了社会长期稳定,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有序释放,实现了活力与秩序、发展与稳定的平衡
只要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保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介绍了过去一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效:各地利用公安大数据研判预警线索4170万条,成功避免6178万名群众受骗;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4万名……不断织密的安全网、持续拧紧的安全阀,为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其中之一就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高发期。中国发展历程的震撼之处就在于,同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近代以来,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奇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在经济发展上以如此大的规模跑出如此快的速度、以如此短的时间实现如此大的变化,更在于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转型阵痛、确保了社会长期稳定,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有序释放,实现了活力与秩序、发展与稳定的平衡。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有利条件。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食品安全等重大部署,用心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紧紧围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开展“云剑”“净网”“净边”“断卡”“猎狐”等专项行动,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亮剑”;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一项项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一个个高质量服务举措,让老百姓更安心、放心、舒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也让“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稳定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发展,人民群众不仅需要治安良好、犯罪率低,还期望衣食住行、网络安全、公平正义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更有保障,必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只要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保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这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也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根本要求,把安全贯穿到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