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旅行的价值不只是“滤镜风景”
2022-05-24 09:25: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旅游日”,很多人都受阻于疫情不能出远门,只好借助互联网“云旅游”。图文、视频和AR技术尽展祖国河山的秀美风光,也在无数人心里“种下了草”——“网上得来终觉浅”,待到疫情缓和之后,他们还要线下实地游,打卡“拔草”。

也有人担心,“云旅游”种下的“草”,也可能是挖下的坑。有媒体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云旅游”存在过度美化之嫌、不真实,65.3%受访者希望避免过度美化滤镜、保持真实自然,以免将来实地游时期望太高导致失望太大。

在呼吁营销机构真实自然、游客冷静理性之余,滤镜横行、美化过度背后的一个问题也不应该忽略——目前旅游市场内涵窄化、产品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景区景点的“颜值”成为衡量其市场价值的重要指标。在“颜值”当道的评价体系下,诉诸感官、粗暴直接的“风景美”“观光游”,自然就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利器。与“美景”相比,历史文化、人文风俗、风土民情这些更加多元的旅游元素,都还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秀美风光固然是旅游市场的重要卖点,但如果片面推崇景点景区的颜值,就会进一步固化旅游市场内涵窄化、产品单一的现状,也使旅游体验趋于单调、平面。其实旅游的魅力远非只有秀美风光。“在路上”的体验包罗万象、博大深刻,值得旅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感受挖掘。哪怕不那么优美但别具特色的自然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甚或仅仅是别处人们与我们不一样的日常生活,都是旅游的价值所在。

笔者曾从上海千里迢迢远赴广受赞誉的青海茶卡盐湖,但当地正值阴冷雪天,天空浓云密布,地面白雪覆盖,目之所及一片灰暗、萧索。如果对照“云旅游”里唯美梦幻的“天空之镜”,此情此景实在让人失望,大有“掉坑”之叹。然而,如果把心怀放宽一点,在远赴茶卡盐湖的路途中,通过观察、结识形形色色的旅行者,也能得到沉甸甸的收获。有人开着汽车,从广州一路前往新疆西北部;有人走走停停,一边打工积攒旅费,一边周游全国;有人背着背包,沿着青藏线徒步进藏。倾听他们的故事,如同阅读一本本人生之书。

在西宁到茶卡盐湖的路途中,笔者也领略了并不逊色于“天空之镜”的壮美景色。成群藏系羊和纯黑、纯白的牦牛,在金黄色的高原牧场上悠闲吃草。远处昆仑山脉的连绵雪峰,在强烈阳光下闪耀银辉。翻越昆仑山脉时,我们领略了说变就变的天气。西宁风和日丽,东部平原更是盛夏景象,但在昆仑山脉却已经雨雪交加。山窝里刮来凛冽疾风,裹挟着拇指大小的雪团,侵人肌肤、冰冷刺骨。这些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都足以弥补错失“天空之镜”的遗憾。

这也说明了,行走在路上所遇到的风景、事件、人物,都可以丰富阅历、拓宽人生体验,重塑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当我们对远方的向往包含着更加全面、丰富、深刻的诉求,带着更加善于发现的眼睛、更加敏锐的自觉体验、更加充满好奇的求索和追问上路,一次旅行带来的收获,将远远超越愉悦耳目的风景观光。

发现超越风景之外的更多价值,使旅游变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样的发现之旅既使旅游增添收获,也使旅途变得趣味无穷。旅行的收获甚至不局限于景区景点,沿途风光和人事际遇,都能给旅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作者:封寿炎,系媒体评论员)

标签:
责编:国亚妮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