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警惕“伪创新”背后的“真折腾”
2022-04-13 10:29: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基层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本来是一件积极作为、求真务实的好事情,理应鼓励。一直以来,很多来自基层一线的创新做法,在丰富治理路径的同时,也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其中一些特别好的做法甚至被提炼、固定下来,形成有益有效的制度。然而,当创新成为一个“筐”,被装上各类看似名目好听,实则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等等内容时,这个创新显然就变味了。此“新”非彼“新”,创新作伪,万事皆休,只剩下折腾群众、靡费公帑了。

“爱心妈妈”“阳光计划”“心连心,手牵手”……这些温暖感人的“创新做法”,有的也被基层用作关爱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河长制”“林长制”推行以后,各种“长”纷纷冒头: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综合治理有“综长”等。此外,耗费巨资建起的“村史馆”常年闭门不对百姓开放;党建展板只管“上墙”却不入脑入心;无视老年人习惯,强制全覆盖安装政务服务App……

媒体日前发文列出一些基层治理“伪创新”乱象,看似花样翻新,实则虚浮散乱。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却忽视了实际工作效果和百姓切实需求和实际工作成效。无怪有基层干部感叹:“‘伪创新’那是‘真折腾’!”

以“某长制”为例,按说,拓展、复制“河长制”“林长制”的有效做法,在更多领域推行“某长”,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这种拓展与复制,一定要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不能为了“长”而“长”。划一块地方,设一个“长”,也不厘清各自的权责边界,只是为设而设,则这样的简单复制、机械拼贴,并不能优化环境、完善治理。更有甚者,有地方反映,一些地方设置的由乡镇长、村主任等担任的各种“长”,竟成了领取补贴和责任下移的由头。这个经,无疑是念歪了。

至于动辄轰轰烈烈搞一些只供调研时观看的展馆、展览、展板,并绞尽脑汁编排一些花里胡哨的“亮点”工作,更是虚假浮夸,徒具观赏价值,与创新八竿子打不着。

诸如此类“伪创新”,表现上似乎是“好心办坏事”,实质上仍属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变种。这样的基层“伪创新”,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在不断制造新的困难、滋生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矛盾,并不可取,甚至算不上“好心办坏事”,而就是在乱作为。

为什么很多地方的基层热衷于“伪创新”?其实,从新华社记者调研情况看,基层对此也是啧有烦言,每每不堪重负,却又十分无奈,不得不如此。某种程度上讲,基层很多“伪创新”,属于压力机制下的变形。

具体而言,一方面,过于追求“亮点”“新意”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导致基层“重虚轻实”的重要因素,有基层干部就表示,所谓“创新”,其实是“为汇报创新”;另一方面,当下基层一些工作往往倾向于自上而下的评价,缺乏群众监督,民众意见无法参与其中,这也使得很多地方习惯于搞一些没有营养的“大餐”,自娱自乐、自我陶醉而已。

对此,笔者认为,有关方面应该找回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合理评价何为创新、何为“伪创新”。不妨多一些沉淀,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认真的调查研究,少一些关起门来编造新词。真正把力气和智慧用在增进民众福祉上,用在提升发展成色上。

此外,各地在决策评估时,最好要多结合民意,让群众真正做“阅卷人”。群众的眼睛是最亮的,哪些行政行为能够解决问题,哪些行政行为是在制造麻烦,群众看得很清楚。创新与否,本质上应该以求真务实为标准。

(作者:胡印斌,系媒体评论员)

标签:
责编:国亚妮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