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纵在无声世界 亦要绽放光彩
2022-03-31 10:02: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听力损失,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预计到2050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数将达到9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10年,我国听力残疾人口2054万,仅次于肢体残疾人。我国每年新增听损儿童逾30万人,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口最多的国家。

虽然作为特殊群体存在,但听障群体是“我们”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听障者组成的家庭中,约90%有健听子女。相较于听障者,健听孩子受到的社会关注更少。他们听力正常,却因出生于听障家庭,常常处在听障、健听两个世界的边缘地带。他们可能既无法真正融入听障者世界,也不被听人世界完全接纳。因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成长过程中或面临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挫折和压力,比如语言习得迟缓、学习困难、人际沟通障碍、心理自卑以及隔代抚养形成的亲子关系紧张等。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健听孩子的语言发展缓慢,尤其是词语和句子的构建能力、对动词和介词的掌握能力都低于正常的同龄儿童。除此之外,社会对听障者所持的负面看法、成长和教育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等因素,也使他们在成长中可能经历孤独、伤害、自卑等心理感受。在为父母充当翻译员的过程中,健听孩子往往承担着超出儿童经验范围的成人间各种信息交流的责任,这些生活体验迫使他们过分成熟,甚至感觉被剥夺了童年。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决不能让残疾人掉队。残疾人家庭是残疾人群体最直接也最主要的支撑系统,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对残疾人家庭的救助保障尤为重要。建立针对残障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不仅有利于残疾人的身心康复和残疾人家庭的平稳建设,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对听障群体的理解和包容,进而推动形成残健融合的社会氛围,实现无障碍环境的持续优化。

此外,我们还应不断健全残疾人家庭的关爱服务体系,完善针对残疾人家庭的生活保障、社区支持、教育文化帮扶等公共服务。建立针对听障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服务机制,通过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等开展援助服务项目,为听障家庭青少年提供多样化的支持服务,如学业辅导、语言训练、心理辅导等。开展特殊人群的家庭语言规划研究,包括针对听障青少年和健听青少年的研究。同时推动手语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让专业手语翻译将健听孩子从翻译重任中“解脱”出来。

由于出生于听障家庭,部分健听子女在家庭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手语,可以在两种不同模态的语言间自由转换。随着社会无障碍环境的优化,健听子女的语言资源也可以转化为自身发展优势,成为聋健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好他们的语言优势,是充实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生力军。

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让残疾群体拥有一个更加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享有平等参与和公平发展的权利。我们期盼,听障家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能被投以更多的社会关注,所有残障家庭的孩子在爱的注目与扎实的支持下,能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在无声的世界绽放人生光彩。

(作者:倪兰,系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任)

标签:
责编:国亚妮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