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光明日报》近期刊发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评论提出:藏粮于地,要靠农业人才来突破资源制约;藏粮于技,要靠农业人才来发挥核心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虽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一定的反作用,但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而掌握先进科技和管理方式的人,对生产力起着核心作用。
2011年,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5208.8公斤/公顷,2020年增加为5733.5公斤/公顷,增长了10.1%。单产的增加,既有耕地质量提高的贡献,也有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的贡献。其核心都是科技的贡献。而无论是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还是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其前提都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这里面,既包括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也包括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好他们是涉农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9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他要求,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了夯实“人”的基础,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知农爱农情怀教育。涉农高校应该把知农爱农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专业教育与情怀教育有机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强化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爱农、知农为农,在“知行合一”中深化农林学子的知农爱农价值塑造和情怀教育。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大力推进新农科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的要求,重构专业能力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涉农专业体系。全面推动农、工、理、医、管、文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按照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逻辑构建课程体系。要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把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置于技术推广一线,把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放在产业一线,把学术型人才培养放在科研一线。
三是注重差异化培养。正如《光明日报》评论所论述的,中国既需要培养具有原创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战略科学家,也需要培养有很强实践能力的农业应用技术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还需要有大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经营者。不同高校有不同高校的优势,不同区域有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因此,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不能千篇一律。总的来说,基础科研实力强的高校,应更加注重科教融合,更偏重于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应用转化能力强的高校,应更加注重产教融合,更偏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是强化面向粮食安全重大“卡脖子”问题的人才培养。应聚焦生物育种、耕地保护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进一步加大对涉农高校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的同时,有必要整合涉农高校科研力量,聚焦重大任务和工程,开展增强跨系统、跨高校、跨学科的合作及协同攻关,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在农业重大科技突破上作出更大贡献,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应超前部署涉农高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对这一重要论断,必须结合“两个大局”的大背景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现在常讲“国之大者”,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也是“国之大者”,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国际合作,更要注重自主培养体系的构建。应围绕粮食安全“卡脖子”技术加快培养储备人才,对标世界水平,结合我国实际,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作者:林万龙,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