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国家公园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2021-10-26 08:46: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珊珊  
1
听新闻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中国既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更有务实的行动举措

建立国家公园,带来了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带来了全民共享的“自然课堂”,更体现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

近日,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这一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也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事业从试点阶段转向了建设阶段。

第一批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四川、陕西、甘肃、吉林、黑龙江、海南、福建、江西等10个省份,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从主要保护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到守护着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以及以这些旗舰物种为伞护种的重要生态系统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再到主要保护热带、亚热带重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第一批国家公园生机盎然、鸟兽灵动,具有典型的生态功能代表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其中“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重要一项。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并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今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随着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我国向着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又迈出坚实一步,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丰富、更为立体。

构建多样化生态产品体系,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赢,中国一直在努力。从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到2015年以来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我国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到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中国既有先进的价值理念,更有务实的行动举措。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建设国家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既有利于中国,也有益于全球。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明确了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标志性作用。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这是建设国家公园的目标,也是国家公园实实在在的意义与价值。建立国家公园,带来了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带来了全民共享的“自然课堂”,更体现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这样的努力,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了中国担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未来,还有更多的国家公园在路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也将日益完善。让我们携起手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6日 第 05 版)

标签:
责编:国亚妮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