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未礼让行人义务站岗1小时”:文明自觉需要唤醒
2021-08-26 15:40:00  来源:东方网  
1
听新闻

近日,湖北十堰。一私家车在斑马线前未礼让行人,司机被罚一百元记3分,还需义务站岗一小时。交警称望对司机起到教育震慑作用,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批”的效果。(8月25日澎湃新闻)

在人口流动不断加速的陌生人社会,行人和驾驶私家车的司机很多时候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产生交集和社会互动。“斑马线礼让行人”不仅体现了司机对行人的“弱势补偿”,也彰显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斑马线礼让行人”虽然不符合司机个体的工具理性,但契合价值理性,符合公共利益;不仅有助防范安全风险,也有助于让交通出行更有秩序。

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从这个角度上说,斑马线也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一些司机违背“斑马线礼让行人”,并非他们对交规不知晓,而是缺乏深层次的认同和遵循。不论是遵从习惯和传统的“过去都如此”,还是自说自话地对束缚行动和约束利益的交规进行变通和替换,抑或心存侥幸觉得失范行为可能不会被抓住、不会被问责,由利益计算和价值观念架构的“意义之网”的参差不齐,导致一些人“慢了一拍”。

在互联网时代,失范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和捕捉。在不文明行为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抓拍”和“现场直播”的背景下,每个司机都需要多些尊重和敬畏规则的“镜头感”。那些认为遵循规则是笨拙、迂腐、怯弱的表现,想方设法绕过规则才是聪明、灵动、有本事的体现的陈旧观念,显然需要重塑与更新。

为了塑造城市文明,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做法。“未礼让斑马线失评优评先资格”也好,“斑马线未礼让行人站岗1小时”也罢,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教育和引导人们遵守交规,从而催生城市文明。“义务站岗1小时”的初衷不是为了让失范者当众出丑、丢脸,而是通过亲历而为的角色体验,让他们加深对“斑马线礼让行人”的理解与认识。

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斑马线礼让行人表面上是一种“紧箍咒”,实际上也是一种“保护绳”。有的时候,礼让不仅让出文明,也让出安全;患上了“速度烦躁症”争分夺秒抢时间,或许会因小失大。通过“义务站岗1小时”,那些曾经违规过的司机们能够换位思考、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体谅他人,从而提升对交规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和价值信仰。

这个世界的分量和质量,和每个人的角色扮演息息相关。“斑马线礼让行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它饱含着对弱者的体恤和对陌生人的善意。在汽车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度、“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现代社会,人人都多些规则自律和文明自觉,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杨朝清)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