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付费就能拿“调研报告”,莫把社会实践当成敲门砖
2021-06-16 15:03:00  来源:红网  
1
听新闻

近日,深圳某留学机构发布了一则广告,宣称学员付费1.58万元,就能报名参加一项“女工赋权项目”。(6月11日 红星新闻)

项目的“招募对象”一般为在读高中生,在为期一周内,参与者将收获一篇“调研报告”、一封导师的“推荐信”、一张“项目结业证书”。这种打着社会实践的幌子,美其名曰是一次“有社会影响力的个人成长之旅”,完全没有对社会议题的热情参与和对底层群众的人文关怀,其目的只是为学员申请海外高校时的履历加码。

这样被刻意“定制”的社会实践项目,破坏了学术科学的严谨性。这样一项以高中生学员为研究者、以人或社群为研究对象的田野调查无法在短期的线上培训和线下调研中深入展开。当学员无法正确掌握研究工具和方法,无法深刻理解女工群体的生活,那么,它只是一次对他人生活的观望。肤浅的体验让报告成果的严谨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更谈不上提出真正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来推动女工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这样被刻意“定制”的社会实践项目,漠视了被调研对象的人格尊严。该项目让调查对象成为了学生实践活动里被动的客体,不仅忽视了女工们的参与意愿、表达意愿、知情权、隐私权等人格诉求,还破坏了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友好关系,女工们成为了被研究者的工具而非目的。

这样被刻意“定制”的社会实践项目,扭曲了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的初衷。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初心是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这也能彰显他们高尚的人格品质,这是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附属价值,而机构通过“拿钱买调研”的方式,将其作为学员申请海外高校的敲门砖,这样一种价值取向无疑是功利的,它会窄化青年群体对社会公共议题的认知格局,让社会实践的初衷让位于“产出报告”“研究成果”等可量化的回报索取。

学生们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实践的过程,是一场通过自己与他人以及世界进行对话的修行,同时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自身阅历和竞争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但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入脑走心、实事求是。如果只是走个过场,拿所谓“学术成果”为自己的前程铺路,那还不如不实践。而相关机构,也不能唯利是图,为假社会实践推波助澜。

文/朱华娇(广西大学)

标签:
责编:国亚妮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