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过于安静”现象逐渐引起关注。据央视报道,学校里最常见的三个课间纪律是:不准在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不准出教学楼、不准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有家长反映“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
“下课啦!”小时候,这是课堂上最动人的一句话。上课铃、下课铃的声音本是相同的,愣是被同学们听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当然,即便是站在当下孩子们的角度,课外活动也是玩耍、交朋友的黄金时段。非要把他们 “圈”在教室里、“摁”在课桌上,度过一个个安静、单调、乏味的十分钟,扼杀的岂止是童年的欢乐?
课间活动为什么越来越无聊了?报道称,老师怕学生心玩“野”了、怕空气不好、怕追逐打闹受伤等。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生安全第一,课间静悄悄、课程无缝切换,省心。其实还有深一层原因,过多的升学压力、教育焦虑,由社会传导给家长,再交给学校和老师去机械化地应对。大量指标性、考核类的教学任务不仅挤占了课间时光,还束缚了老师的创新能力。而老师若整日困在其中,又怎么变成本能带学生们满操场疯玩的“超人”?
别紧张,放轻松。整个社会都需要一个张弛有度的节奏。目前多地多学校开展了丰富课间活动的有益尝试,比如把课间十分钟延长到十五分钟甚至增设半小时大课间、在操场上体验交警工作等,值得借鉴。其实只要守好健康安全底线,在校园里自由玩耍本身就很快乐。十分钟不长,把“热闹”还给学生,让童年记忆更美好。(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