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钦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4日 第05 版)
加强系统内部监督,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从源头上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为做好下一步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中央多次对耕地保护作出部署安排,从“保粮食能源安全”到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再到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彰显了端牢中国饭碗的决心,传递出“耕地保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强烈信号。前不久,首批公开的1200个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在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挂出。面向全社会公开补充耕地信息并建立意见反馈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这是我国织密耕地保护监督网的新举措,也是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的一项实际行动。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形势依然严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必然会触及“占补平衡”。应当看到,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制度,是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自1999年实行以来,政策不断优化改进,从注重补充耕地数量到注重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从实现耕地数量平衡到实现“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有力支持了耕地保护目标实现。
落实占补平衡制度,绝不能搞占多补少、占优补劣。近3年来,自然资源部在补充耕地核查中,查出补充不实问题的比例逐年下降。此次对外公开补充耕地的相关信息,汇聚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力量,是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升级版”硬措施。各地应继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打折扣地执行占补平衡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下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管,要加强系统内部监督,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从源头上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取硬措施确保补充耕地的真实性与高质量。通过公开,督促各地进一步发现补充耕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倒逼完善补充耕地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一亩不少,一亩不假”,不折不扣实现占补平衡目标。另外,对于耕地的保护和监管要与时俱进,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常态化、精细化的监管平台,“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让耕地保护长出智慧监管的“利齿”,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各地正在推动建立“田长制”,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县、乡、村三级联动,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网越织越密。将好事办好、将责任落实,才能不断推动耕地占补平衡发挥应有作用。让每一块补充耕地都经得起全社会的监督,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