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蕴含着活力,流动也创造了价值。
人口的迁移流动不仅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价值提升,还有助于带动产业转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69.73%。这一增速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过去1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早些年,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产业发展的需要,引进和吸纳了一大批中西部的人才和劳动力,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近年来,伴随着东部产业转移,以及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人口在东中西部相互流动加剧,返乡、“回巢”成为新的“时尚”。此外,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和研究生扩招、本科扩招、高职扩招等也给我国城乡和区域间人口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顺利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
事实上,人口流动性增强也是我国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来源。例如,在建筑业中,是一大批农民工用一砖一瓦一铲建成了城市里的高楼、马路、地铁等;在现代服务业中,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快递小哥” “家政大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是不断地在城乡间流动;在先进制造业中,一大批来自农村的青年技工正在成为我国智能制造的“中流砥柱”。
人口的流动通常还会伴随着智力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文化流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又极大地推动了资源的交流和文化的互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公共服务均衡化改革。在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均衡的公共服务、公平的社会保障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的“呼唤”。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优秀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为乡村劳动力“走出来”提供更便捷的通道,推动人力资源在融合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要特别注意人口流动中的社会融合问题。不仅要关注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市民化”,同时也要重视城镇人口在乡村发展的社会适应问题,从而在制度上、文化上、路径上协同构建有助于人口良性流动的环境。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新动能。推动我国人口持续的良性流动,增强人力资源活力,不仅可以为产业的区域性结构调整提供要素支撑,同时也将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潜力。(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