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两次登上《今日说法》的他,给我们三点启示
2021-03-25 09:29: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介  
1
听新闻

日前,一则法治新闻引发了“全民围观”。

一名曾卷走公司700多万元的前科人员,出狱之后成了另一家公司的财务总监,“重操旧业”卷走公款1900多万元。这不是影视创作,而是真实案件。这位犯罪嫌疑人,还两度被《今日说法》栏目报道。

深挖案件背后的细节,有人感慨,一个前科人员能让老板和同事都对他深信不疑,可见有多“聪明”;也有人质疑其所在的公司规章制度等简直形同虚设;当然,很多人还提到了案件中涉及到的“假证”——造假成本也太低了吧。

除了唏嘘感慨,我们也从中得到至少三点启示:

启示一:聪明要用对地方,千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毫无疑问,这位犯罪嫌疑人智商是很高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认可。然而,在他的“魔幻”经历中,聪明没用在正道,反而利用耍小聪明、动歪心思来满足自己的贪欲,最终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另外,这对于很多人也是一个警示,看人千万别只看表面,“富二代”“名校毕业”这些标签有可能是骗子骗人的幌子。

启示二:有些流程再着急也不能省,千万别让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相关报道提到一个细节,被卷走1900多万元这家公司当初在招聘犯罪嫌疑人时,正值业务扩展,董事长亲自面试,并且对其非常满意。董事长的“满意”,也许让其他人对此人放松了警惕,这可能也是之后在学历等审核阶段被轻易放过的一个原因。其实,伪造的假学历等并不难勘破。他此前面试的几家公司,就是在最后审核时被发现了破绽。可见,对于一家公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有多重要。

启示三:小小假证危害巨大,监管还要下“真功夫”。犯罪嫌疑人能顺利入职,并且得到公司同事认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高学历和良好的工作背景”,而这一切都是伪造的。类似这种用假证谋取不当得利的行为,在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会形成“示范效应”,诱导更多人使用假证,导致社会公信力严重缺失。对于假证的制作和使用,必须严格监管和打击。只有这样,各类真证也才能名副其实。(李介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