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两三分钟的“调研”
2021-02-10 08:41: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凌河  
1
听新闻

在厅官任上落马的原宁都县委书记王四华不仅是千万级的墨吏,而且曾是百万级的“网红”。据王四华到处吹嘘,宁都299个行政村、3600个自然村,没有他没到过、没调研过的,真有点“踏遍青山”的味道。可是王书记“不留死角”的“调研”,又是如何“深入”的呢?一是有的乡镇,王四华倒是到过了,仅仅两三分钟就完成了“调研”,就这样扬长而去;二是王书记曾“下去”,一天“调研”了十多个乡镇,只见他官车飞驰、呼啸而过,也算是“调研过了”。

两三分钟调研了一个乡镇,被称为“王氏调研法”,堪称“蜻蜓点水”的典范——但这种“点水调研”,并非仅王四华一官。坊间曾晒出一份“调研脚本”,一众人兴师动众下去,何时出发,何时道口迎接,与哪两个“群众演员”握手、交谈两三句,何时拍照,何时离开,不但有“剧本”而且有“场记”,一共不到20分钟,倒是人还没打道回府,视频已经立马“上传公众号”,算是“雁过留声”,留下了万万不可遗缺的“痕迹”……

按说调研不在于时间长短,所以也有“长调研”的,不是“蜻蜓点水”了,变成了“走马观花”。有的官员下去“调研”,事先通知基层,“认真做好安排”,到了那里,一个一个“盆景”地“仔细看”,一条一条“网红线路”地“认真游”,一位一位假扮的“路人甲”照着早已背熟的“角色”轮流上前“交谈”。当然还有“立竿见影”的,上午调查会上基层反映的无力解决、需要上面帮助的难题,到了下午总结会上,就变成调研团提出的“工作要点”,要求村镇“独立自主”、尽快交出出色答卷。还有这样的“调研”,向基层提出的“要求”,均由下面事先起草好,叫做“代拟稿”,调研结束时,领导照本宣科,变成了被“调研”的基层自己向自己做结论、提“要求”啊!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调查研究是我们的基本功。近年以来,调研在不少地方被称为“一号工程”,成百上千万的干部走出机关,下到基层调查研究。他们不仅“实事”、了解真实情况,而且“求是”,取得规律性的认知;不仅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为基层、企业排忧解难,而且摸索出全局性、普遍性、多发性的“真问题大问题深问题”,上升到政策、法规予以全面、稳定地“有的放矢”。几年来的大调研,主流、基本面是好的、健康的,“问题”仅仅在于有的层面、有的同志,“下基层”忘了“转作风”,在调研中搞了形式主义,甚至将有些机关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程式惯性也带到调研中来,造成了基层的不胜烦扰、群众的深深反感。这种新的倾向,那种“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的“调研法”,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新华社曾报道一个镇一年接待了500个“调研团”,人民日报曾报道一个乡一个早上来了13个“调研组”,这么多的“调研”,其中有没有例如两三分钟一个乡镇、一天“调研”十多个乡镇那样的“飞行调研”呢?这是值得问一问的啊!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