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有近2.6亿“银发网民”(50岁以上)。
根据《报告》,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新增网民中,60岁以上网民占比较该群体在网民整体中的占比高1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在拥有全球最大网民群体的同时,老年人群体也在加速拥抱互联网。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整个互联网生态也需要随之而改变。此前的互联网主要服务于年轻人,而未来则需要在“适小”的同时亦加速“适老”。
首先,要让互联网产品与服务更加“适老”。老年人群体因为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互联网使用方式,因此,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只是将字体加大,再变换一下色彩就美其名曰“适老化”,而是需要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从其使用习惯出发,从其更好的使用体验出发,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让老年人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使用产品、服务,增强其融入互联网生活的信心。在这方面,不少平台的成功经验值得推而广之。如广东政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在上线“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后又加入语音搜索服务功能,且同时支持普通话、粤语两种语音输入方式。而“适老化”改造的成效,则不妨通过“老年人体验官”等方式来检验。
其次,要让互联网环境更加“护老”。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融入互联网,各种网络诈骗犯罪也瞄上了他们。这些网络诈骗,有些是老面孔,如保健品骗局;有些则是“新桥段”,如“假靳东”“假刘恺威”通过短视频假扮知心朋友,进而通过打赏等形式获利。因此,在传授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技能的同时,也要帮助老年人提升网络安全素养。如通过培训活动及家庭成员间交流等,结合实际案例对老年人进行安全提示,让其树立保护个人信息、不乱点网络链接等安全意识。这需要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家庭以及互联网平台共同的努力。
只有加快构建更加“适老”的互联网生态,老年人才能更加舒心、安心地上网冲浪,真正享受到智慧红利。(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