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成为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至2019年,全国备案博物馆5535家,较2015年增长18%。普惠均等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博物馆免费开放比例从85.5%上升到89.1%。博物馆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全国76%的县市区建有博物馆,设施条件不断改善。(12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越来越多国人爱逛博物馆,免费开放近九成,这条消息令人振奋。而且5年来,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占比从23.7%上升到30.9%,博物馆门类日益丰富,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在今天的中国,博物馆已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和社会教育平台,越来越多人喜欢逛博物馆,在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多彩,获得美好的文化体验。
据统计,2019年全国博物馆共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较2015年分别增长43%、67%和75%。未成年人占博物馆观众比例超过20%,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研学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203家博物馆纳入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表明,博物馆已成为青少年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文化需要培育,若想让文化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就该以更积极、更务实的态度,培育文化氛围、开发文化市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升地方发展的软实力。而如果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把像博物馆这样能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文化场所充分利用起来,让更多人免费参观,对市民接近和了解高雅文化,必将起到了助推作用。
文化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而能否让市民参与其中更为重要。文化惠民,惠及人的素质,熏陶气质、提高修养、塑造精神。文化惠民,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市民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文明素质,当然也是在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厚度。而如何更好地提升“文化自信”,博物馆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免费开放博物馆,引导文化消费,是与时俱进的新举措,是接地气、聚人气的有效实招,一举多得,使各方从中受益。文化惠民从实处、细处着眼,才能使市民得到真实惠;一切从惠民、利民的角度出发,着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拓展文化消费领域,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体现了管理者的魄力。由此,免费开放博物馆展现文化惠民诚心,坚持下去,文化惠民的实效更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