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海市民的餐桌日益丰盛。可是对不少“老上海”来说,很多本土食材却逐渐消失了。同样的稻米、蔬菜、水果、肉类、水产,或因品质水准或因水土不服等缘由,鲜香美味远远比不上记忆中的老味道。
究其原因,主要是单向追求规模化种养殖、外来农副产品高度流通,加上工业化带来的土壤、气候和水质变化,大都市周边加速城镇化压缩种质资源的原生空间,外来种源加快推广,致使本土种源利用率低,不少曾经有名的本地农产品,有些面临异地“保种”的困境,有些则面临即将“断种”的绝境。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种质资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它的保护与利用,对选育突破性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重大意义。本土种源保护和传承,更是种源保护的基础。突出科技、资本、人才的多重优势,建立符合地区实际的现代化种源产业发展路径,形成研发、产业与传承保护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当是种源保护的“长久之计”。
要加大对本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产学研融合,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序分工、密切配合、多轮驱动、运行高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种源资源保护、研发和产业相融相生、互为促进的种源产业发展格局。首先要做好本土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和重大应用价值功能基因的发掘。
在此基础上,应当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支持培育立足长三角、着眼国际市场的实力型种源企业,并形成资源整合、分工合作、各显神通、灵活高效的种源科研经营体系。一方面,要促进种源企业成为商业化育种主体,而不是简单的种子交易方。支持引导企业组建并壮大自身的科研团队,建立分工明确、科学高效的研究、育种体系,最大程度解放育种专家的时间精力,有效调配育种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科研力量效益。通过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有实力的种源企业做专做精做强做大,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占据农业产业链的高地;另一方面,要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着力打造公益型、基础型种源利用平台,潜心于种源收集、保护、分析、基因登记等公共性基础研究。同时,不断完善种源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尊重并维护好基础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切身利益。
同时,应当改变过去粗放式管理、环境不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明确生态绿色的种养业发展方向,实现规范有序的有机肥供给,修复都市农业生态链,建立种、养不分家,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循环平衡发展的现代都市农业。建立濒临灭绝本土农产品的保种场,撒网式收集那些日渐稀少的地方品种,加以保护性繁衍。引导种源企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精尖品种,树立高品质、市场认可度高的上海种源品牌,在都市农业中推广应用。还可引导种养基地保有一定比例的本土种源种养数量,实现一定范围的地产地销,并结合互联网与新媒体销售技术,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市场运作,带动本土种源的传承、开发和利用,实现动态可持续的种源保护。
此外,还需要建立并完善种源产业配套体系。充分保障公益型、基础性种源研究用地,支持种源企业在市内外建立稳定的种源生产基地,确保种源生产长期稳定。对标国际农作物贸易纠纷处理规则,研究助推种源产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更新,推动“品种审定制度”向“品种注册制度”转变,缩短新品种确权时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优化市场监管体系,打击侵犯品种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展现上海种源创新保护的实力和诚意。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委员、闵行区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