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到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密集出席4场多边外交会议、一场国际论坛。在全球多边“讲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主张和举措,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为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方向与指引。中国不仅这样说,而且也在这样做,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百年变局之中的全球发展治理注入了更多正能量。
在特殊时刻带头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推诿甩责杂音、单边霸凌噪音和迷茫犹疑低音交杂。在这个人类命运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的特殊时刻,尤其需要大国担当,需要大国引领示范。关键时刻,中国并未因为自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发展得到快速恢复而袖手旁观,相反却主动担当大国责任,一方面从中国抗疫实践出发,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经验;一方面则利用自身产业链和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积极生产和提供各类抗疫物资,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一方面则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超过30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向超过1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为构筑全球抗疫“防火墙”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同时,中国也反复告诫和倡导世界各国要推动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扫除“政治病毒”,凝聚起各国携手抗疫的最大合力。人类命运共同理念并非是一种空洞概念表述,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理念。
在百年变局中主动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种理念是否经受得住现实的检验与考验,不仅要看特殊时刻的作用,更要看能否在长远和未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中国不仅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且也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融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中,中国不仅主动倡导多边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签署,而且表示也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开放合作的意识和决心,而且也彰显了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中国自身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中国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个新发展格局中,中国充分考虑到了经济全球化和外部环境变化,明确提出新发展格局下的“双循环”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显然,中国不仅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这种理念。
在多边外交中不断构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一种引领全球的先进理念,要赢得世界各国认同,要形成强大共识,既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落实,更要在理论构架上不断细化明确。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性合作中签订的一份份成果文件中,世界各国不仅充分认同中国的立场与主张,而且也充分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大共识。通过一系列国际交流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架也更加清晰,更加全面的展示了出来。从“卫生健康共同体”到“安全共同体”,从“发展共同体”到“人文共同体”,从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到更多的共同体,无论是抵御疫情冲击,还是促进经济复苏,无论是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还是倡导包容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人民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意识都成为了一条鲜明主线。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未来。只要我们扬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风帆,人类发展进步的航船必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行,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