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方能选对产业、打开局面、精细发展。从脱贫实践中不难发现,发展产业不仅要考虑一时一地的特色,更要有眼光长远的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的和田地区,有5个县尚未摘帽脱贫。笔者来到洛浦、策勒、于田、墨玉、皮山等县采访,常能看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和田地区的扶贫产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发展产业,关键是如何选择扶贫产业。首先要因地制宜。和田地区整体气候、区位条件相似,重点发展羊、驴、兔、鸭、鸽、菌等特色种养业。但每个县的情况又有所不同,选产业就应各有侧重。比如,皮山素来把驴当代步工具,就引进龙头企业,优化完善养殖产业;策勒耕地少,主要依靠对口帮扶和各类招商,引入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给当地群众提供一些就业机会。整体一盘棋,局部有特色,不失为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路。
有了合适的产业,发展起来还要因时制宜。于田县在天津对口援助下,在县里25个挂牌督战贫困村开设了“库尔班扶贫手工坊”,一方面结合本村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则融入“时”的因素。比如夏玛勒巴格村的手工坊,有标准化生产的流水线,平时做木摇扇等民族手工艺品,到了玫瑰花采摘时,再灵活改装成玫瑰花加工车间,既不耽误农时,又能长效产出。产业发展中找到并尊重时序规律,最大限度利用好天时之利、发挥好产业优势,让群众一年四季都能增收,进而分享到产业发展红利。
产业是脱贫的关键,人是关键中的关键,扶贫产业要因人制宜。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和田地区培育出一批“大而强”的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数千名贫困群众走出家门、脱贫增收。而一些上了年纪、缺乏技能的群众致富增收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墨玉县胡木丹村60岁的麦提图尔迪阿依麦麦,年纪大了走不远,家里还有生病的孩子,怎么致富是个问题。村里建起了林下养鸡合作社,给他带来了脱贫希望。如今,在树下支起拱棚养尼雅黑鸡和金雉鸡,有防疫站技术的支持,有村集体帮扶销售,麦提图尔迪有了稳定持续的收入。
其实,村里像麦提图尔迪这样的老人有70多位,昔日“墙根晒太阳,等着送小康”,如今“人人长技能,天天有钱赚”,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产业带动,不仅拔穷根摘穷帽,更重要的是扶起志气,实现“造血”。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产业扶贫的阳光照亮了更多地方,惠及了更多群众。
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方能选对产业、打开局面、精细发展。从脱贫实践中不难发现,发展产业不仅要考虑一时一地的特色,更要有眼光长远的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找准产业、持续推动,才能为巩固脱贫实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动力。
(作者为本报总编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