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怎能给形式主义贴“创可贴”?!
2020-09-22 09:58:00  来源:羊城晚报  
1
听新闻

这几天“西安地铁创可贴”事件在网络热传。起因是,西安地铁官方微博近日发布一条消息,宣称工作人员热情帮助一位脚受伤的乘客,“女乘客对工作人员的细心帮助表示感谢”。可是,随即遭到当事女乘客的质疑,第一,自己的确受了伤,但却是主动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而非工作人员自主发现;第二,在接受帮助的时间上,并非“立即”,而是“十几分钟”;第三,工作人员没有对自己进行伤口处理,而是“反反复复地给”创可贴,直到照片拍稳妥为止。(9月20日中国经营报)

其实,无论是女乘客寻找帮助,还是工作人员主动关心,都不影响这是一件好人好事。不能奢求每位地铁工作人员都有火眼金睛,能够及时发现乘客状况有异常,而且都能无缝地伸出援助之手。真正值得关心的是,这件事为什么会出现大型翻车现象?

有人说,地铁做好事天经地义,没有必要进行宣传,当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还应该相信金子的光芒藏不住,好事做多了,一定会广而告之,为社会所知情,这样的宣传,效果最好。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且不说在一个信息爆炸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会自动浮出水面,正如我们所知的,大量的好人好事其实淹没在信息海洋中,作为一个公共部门,重视宣传,又有何妨?

前几年,社会曾经广泛讨论过“高调公益”。经过一番讨论,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允许公益有不同的存在形式,而且也不能否认高调公益的积极性。道德想象影响道德选择,决定社会道德风貌。而道德想象,很大程度上由所见所闻构成。从传播规律上讲,坏消息更具有传播力,如果好人好事只能被动等待发现和报道,那就有可能造成舆论生态的失衡,影响人们对社会生态的判断。对于地铁这样的公共部门来说,可以也应该对自身形象,尤其是正能量故事进行适当宣传。

问题关键在于,不能把做好事与宣传对应起来,走向为了宣传而做好事,而且宣传不能失真,宣传要让人舒适。“地铁创可贴”的问题,正在于这两点。按照女乘客所描述的,“反反复复贴”,直到照片拍稳妥为止,这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联想?宣传与事实也有一点出入,又有什么必要这么做?退一步讲,即便照片不那么“完美”,文案不那么“无瑕”,又有什么要紧,依然掩盖不了故事的正能量色彩。可这么一“加工”,让人添堵,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公共部门必须认识到,做好服务是本分,只要好事成习惯,做到百姓的心坎里,一定会得到社会认可,给自身形象加分。增强媒介思维,积极宣传自己,既有利于提升自身形象,也有利于改善全社会的道德想象,无可厚非,值得提倡。可是宣传必须实事求是,不能生造,也不能粉饰,走向形式主义。社会需要正能量,社会最怕虚假的正能量。一次虚假的宣传,不论是整体真实还是局部失真,都会带来巨大的杀伤力。

展现自身形象,未尝不可;大搞形式主义,则万万不能。针对网友质疑,西安地铁最新回应称,向当事乘客及广大网友诚恳致歉,并深刻反思,以此为鉴,在全线网车站开展作风服务大提升活动,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这个态度是对的。正所谓过犹不及,弄巧成拙,怎能给形式主义贴“创可贴”?形式主义创可贴只能自欺,不能欺人,值得警惕,必须揭下。(毛建国)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