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消费扶贫“给鱼不如给渔”
2020-08-26 08:56:00  来源:红网  作者:李金龙  
1
听新闻

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帮扶单位带头参与的消费扶贫切实推动了贫困地区产销对接,给乡亲们的脱贫吃下了定心丸。然而,部分扶贫农产品过于依赖帮扶单位“包销”,自身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还可能被无良商家“薅羊毛”。(8月24日 《半月谈》)

“保姆式”的消费扶贫,不是正确的扶贫方式。一些贫困地区出售各种农产品,但是又不注重产品质量、不注重售后服务,甚至还出现“三无产品”,确实让部分消费很受伤。有的地方,没有进行深入调研考察,就盲目跟风进行大面积种养殖,造成消费扶贫千村一面,低质化、重复化现象严重。

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固然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但是也不能脱离市场竞争这个大环境。倘若贫困地区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另外,如果贫困地区“照顾式”扶贫过多过频,一部分不良商家,就会钻政策空子,揩扶贫的油,从中投机取巧,谋取利益,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利于市场的竞争,尤须引起警惕。

一味地给予“保姆式”的照顾,从长远来看,并不是一个好的举措,这很容易让贫困地区的发展形成依赖。地方政府和帮扶单位,要切实扭转思想观念,给政策给照顾的同时,也要杜绝大包大揽的“包销”,要多从产业发展、乡村规划、扶贫成效巩固等方面强化统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强化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靠等靠扶是等不来脱贫致富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更要注重和巩固脱贫成效,更要加大产业发展和支持力度。地方上要树立正确的扶贫观,一方面要用好“政府之手”,因地因村发展特色产业,并对发展项目“扶上马,送一程”,持续“造血”。另一方面,要用好“市场之手”,打破依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民营企业,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群众认可的消费品牌,让消费扶贫、产业发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路子。

当然,打破扶贫农产品“包销”怪圈,人才的输入也显得至关重要。扶贫项目、产业发展、政策帮扶,如果少了人才,就是无米之炊,无本之木。地方上,除了要加大引进、培养和使用种植、养殖、电商销售等外来人才外,更要充分挖掘和培养本地乡土人才,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乡村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智力资源。(李金龙)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