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浙江嵊州一纸文件引来无数关注。这份文件明确,为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拟在全市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
当地的具体做法是,鼓励完成工作任务的职工在周五下午进行调休,有特殊需要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两个周五半天调整到同一个周五休息。文件还很贴心地规定,鼓励夫妻同时休假,如夫妻一方申请周五全天调休的,另一方同时提出调休申请的,所在单位可以优先安排。
这意味着,当地在职职工可以享受一周2.5天甚至3天的休息日。这样,调休家庭就可以安排一次惬意的短途旅行了。
然而,看上去很美好,现实却是很骨感。
一个多月过去了,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实地调查,4.5天工作日政策的落地并不理想。有乡镇干部说,一周休息2.5天,在一个多月里自己并没实现过。如果说这是基层的情况,事实上在市区部门机关也是如此,受访对象主要顾虑因素是:别人都没有去申请,自己去出这个头恐怕不好。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份文件在许多部门和单位,并没有进行传达。也就是说,尽管社会舆论热议,而在嵊州这个“暴风眼”却依然平静如水,新政并没有激起想象中的浪花。
为何看上去挺美好的一项政策,执行起来如此困难?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明确表示这是一项鼓励性政策,不具有强制性。既然是鼓励有条件的部门单位实行,那么相关部门和单位就不会有太大积极性。这倒也不一定是这些部门不想推行,而是部门领导一般不敢冒头,以免给上级领导落下对休假过于热心的印象。没有相关部门的示范引导,这项政策难以真正落地。
再者,很多政府机关单位平时确实很忙,一个萝卜一个坑,休假了谁来干活?特别是在基层部门,工作人员忙起来根本不分节假日,有正常双休就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多半天休假:要休假,手头事情做完了吗?真休假了,说不定人还在路上,单位领导电话已经追过来了。这也怪不了单位,你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找你能找谁?
还有职场氛围的问题。职场中,人和人是会暗中比较、互相竞争的。平时若不积极努力一点,难免领导心里犯嘀咕,谁敢去触霉头提什么自己要一周休息2.5天?要提也得让别人先去提啊。等别人真的走通了走顺了,自己跟着休假,那就一点毛病没有。
所以,当地实行4.5天工作日初衷不可谓不好,但现实中确实没能在短期内推行。试想,带薪休假制度推广了那么多年,不也才近年形成风气吗?4.5个工作日制度,其实早在此之前也有相关政策规定,一直不能很好地落地。
当然,4.5个工作日作为一项试点政策,同时又肩负提振消费的短期目标,要强制性、一刀切地推行,也不现实。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项政策的推行,有时确实只能等待时机成熟,才能顺势而为。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项政策的推行,有时确实只能等待时机成熟,才能顺势而为。(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