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双重压力下,个别地方和企业为追求发展指标,动起铺摊子上项目或牺牲环境搞发展的念头。这种苗头当引起警醒,务必不讲条件地将绿色发展践行到底。
从发展阶段看,率先向污染开刀的地区,往往是经济相对发达、群众环保诉求高的地区。对先发地区而言,不能简单将排污超标企业关门大吉,或驱赶了事。通过加大环保投入和技术工艺改造,就地升级,可能损耗最小、效益最好,也有利于将既有的产业优势做大做强。经济后发地区,更不能为抢GDP而接盘污染产业。短期看,粗放发展可能来钱快,资源环境标准“抬抬杆儿”,经济指标就能“绿转红”。但是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看待生态环境问题,中西部地区生态往往更加脆弱,一旦被污染侵袭,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或者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修复。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产业转型要全国一盘棋,生态底线坚决不能突破。推动绿色发展,是长远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
(原载于新华网作者:王俊禄摘编: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