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百姓健康福祉,医保目录的每一次调整都备受关注。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等8类药品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同时,被有关部门列入负面清单的药品也将被调出目录,价格或费用明显偏高且没有合理理由的药品、临床价值不确切,可以被更好替代的药品,可以被调出目录。
打预防针、吃保健品、吃减肥药,是许多人的需求或习惯,但相较于治病救命的药品,保健品、减肥药的重要性便在其次。作为医疗保障的全民药方,医保目录及时“清理门户”,筛出预防性疫苗和保健美容品类,就是给更有刚需、作用更大的药品腾位置。毕竟,医保基金的钱袋空间有限、数目珍贵,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个钱袋,又是百姓生病用药的多半个家底儿,是医保制度可持续运行的根本动力,里面的每一分钱都理应花在刀刃上,每一点福祉都应该滴灌在正求医问药的百姓身上。完善医保目录的“请出”机制,就是在提高全民药方的“准入”门槛,从而给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和参保人的药品负担减重,将更多的资金力量和稀缺资源,集中在治病救人这件大事上。
此番医保目录用药规则调整,除了助力医保基金花得精准,也重申了医疗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能入局的保健品、减肥美容药品等,多是“改善型”药品,其中不乏万金油般的“神药”。成分大体相似,用不用两可,是此类药品的“通病”;宣传猛烈、销量甚广,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医保目录向保健品、减肥美容药品说不,也就杜绝了其中那些看似安全实则无效的“神药”,混迹在优质好药之中,一面赚着参保人的血汗钱,一面助长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歪风。医保领域不给“神药”登堂入室的机会,也就进一步净化了医保支出的渠道空间,保障了患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健美容药品不纳入医保,是为了让有看病用药需要的百姓,能够更广泛地享有医保。《暂行办法》已经明确,医保药品目录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定期“清理门户”,优化药品结构,才能不断提升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让整个医保制度大厦更加牢固。(殷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