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央视315晚会“迟到”了,但还是来了。嗨学网、汉堡王、万科等多个商家被点名曝光。
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自1983年起成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国内也日渐深入人心。如今,315既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警示:消费者保护不能有一刻放松,对消费侵权要时时刻刻利剑高悬。
长期以来,国家从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三方面多措并举;工商、市监、质监等部门通力合作;消费者协会、各媒体、包括各投诉平台主动作为,凝心聚力,坚决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年来,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件更是发现一处查处一起,大批假冒伪劣产品被查封退市,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新规,包括对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的抽检、排查,邮政快递环节的监管等,极大规范了市场买卖行为,消费者普遍买得更放心,用得更安心。
但正如315晚会所曝光的那样,精装房漏成水帘洞、汉堡保质期随意改、旧袜子竟是毛巾生产原料等现象仍普遍存在。铁的事实提醒我们,打击消费侵权必需常抓不懈,养兵千日用兵千日。
以制度为基石,织牢织密监督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康文明的消费环境离不开法律和制度的保驾护航。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于2014年开始实施,对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购物、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热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入诚信评价体系,不断健全对企业商家的考核机制,推动区域协作联动,一张无所不包的监督网已经成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惩处为手段,扎紧严管的口袋。消费领域乱象屡禁不止,无非部分商家利益熏心铤而走险。不能让消费者受了伤只能坐等315,而要在日常就畅通举报渠道,确保他们知道去找谁,找了就有人管。疫情期间,针对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投诉,就是一剂及时药。另一方面,对待违法乱纪者,不罚不足以明法纪,不惩不足以树权威,不仅要处罚到他们“肉痛”,还要让其“臭名远扬”到心痛。
以宣传为跳板,提高全民维权意识。政府发力,监管给力,消费过程中“稳稳的幸福”还要靠每个人自己去争取。消费者要懂得、会用自己的合法权力;对侵权行为及时曝光,呼吁关注,大胆向不良商家说“不”,将维权进行到底。只有让诚信、公平、正义深入人心,才能让违法侵权、制假售假、漠视消费者利益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保护消费者权益,严打消费侵权,既能捍卫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又能塑造天朗气清消费市场环境,还能倒逼市场监管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百姓的消费获得感。
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消费领域的诚信建设也不能只靠315一日狂欢。买买买,与老百姓吃穿住用行息息相关,不能一日或缺。把功夫下在平时,违法必惩的日子,天天都是315。(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