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体育老师何时不再“生病”
2020-06-22 09:05: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杰  
1
听新闻

“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咱们改上数学!”对很多人来说,这不只是网络上的一句调侃,而是真切地发生在童年的记忆中。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痛陈中小学体育课程面临的窘境。

体育课不足,固然有升学指挥棒下的无奈,这两年,舆论场上“应当加大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之类的呼吁也并不鲜见。可是,除了大声疾呼,公众、学校、社会和政府还能做些什么?

不妨先看一组数据。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重点协商办理提案专题座谈会上,透露了一组研究数据:上海目前中小学在校学生约130万人,体育教师共1万多名,师生比约1:130,与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相比,缺口达20%。幼儿园情况更为严重,95%的幼儿园没有体育教师。曾有老师向媒体直言:报考高中老师的要求是研究生,但实际情况是,既有高学历,体育技能又好的人寥寥,而特聘体育老师的要求更高,需要研究生和英语6级,这对于重技能训练的体育生来说,相当困难。

与此同时,每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源源不断进入社会,全国每年也有数量众多的退役运动员作为体育师资的专业储备力量。可是,由于本地户籍、教师资格证、待遇低等因素的制约和顾虑,这些丰富而宝贵的体育人才被卡在了教师队伍之外。

提高招聘要求,有助于增强教师队伍素质,这一逻辑看似并无问题,但是,当岗位要求和实际情况不相匹配,或者职业所能提供的待遇与其重要性不相匹配,原本出于好意的制度性安排就可能变为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阻碍。一方有人才储备,另一方却招不到人,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存在这样供需错位尴尬的,何止是体育老师?

这场座谈会聚焦的提案主题,是“推进上海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流人才成长地和一流人才聚集地”。上海需要孕育和集聚的“一流人才”,包括特殊人才、顶尖人才,也包括大批像体育老师这样的基础性人才。而诸如公共卫生队伍、社区医生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等,实践中都不同程度面临“增量困难、存量流失”的问题,背后则有门槛高、待遇差、职业荣誉感不强等共性的原因。疫情期间,一位公共卫生专家就曾向笔者坦言:疾控系统岗位待遇低,专业要求还很高,很多人没干多久就转行去了待遇更为丰厚的行业,甚至同样可以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对个人是“人往高处走”,但对公卫队伍乃至整座城市的公共卫生体系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损失。

很多基础性的人才队伍,对保障民生起着兜底作用,理应是城市治理的中流砥柱,不仅不可或缺,还需要不断加强配备。日前召开的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把更多热爱社区工作、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发展好。而如何破除“人人都重视,现实还是缺”的问题,就考验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多方智慧。

这些年对科创人才强调“放权松绑”,对许多基础性人才,也有一个“松绑”的问题。首先需要做“减法”,相关部门在制定人才政策时,应该实事求是,采取更为务实态度,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实际需要,甚至因人施策,减少不必要的准入门槛,破除不合理的招聘要求。同时也要做“加法”。某种程度上,正因为兜底性、补短板的工作更为重要,所以更要提高其待遇保障水平,畅通其职业上升渠道,让人才无后顾之忧。针对部分人才渠道狭窄的岗位,则更要采取灵活的政策,扩大招聘范围,拓展社会专才等的准入途径。

在社会层面,对相关职业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呼吁和关爱上,而应该以点滴的行动促成一种更为开放、平和的职业共识。中小学家长们不妨对体育老师多抱有一份尊重,小区居民们更应对社区工作者多一份体谅,通过一视同仁的态度,消除社会偏见,让这些重要的岗位真正变得“重要”起来,赋予其真正的职业尊荣感。(顾杰)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