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的减负实际上是“牌减事不减”“面减里不减”。某社区党委书记说:“牌子是少了、填表是少了,但是电话多了、微信群多了、邮件多了。”
长期以来,在一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越来越多的牌子悬挂在基层单位的墙上门上,大大小小动辄几十块,一个村委会最多时挂215块牌子,光做牌子一项就花费不菲,群众还被弄得眼花缭乱、一头雾水,完全背离“挂牌”初衷,成为基层不能承受之“重”。去年以来,各地加强了对“牌子满墙”的形式主义整治,基层“牌子多”有所好转,这是可喜可贺的事。
任何一块牌子“上墙”,意味着一项责任“落地”、一条任务“下沉”。牌子挂得越多,表明履职范围越广,要求当然也会越高。而基层,人就是那么几个,经费也就是那么多,权力也就是那么大一点,在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挂再多的牌子,也只能是虚假落实,而不是真落实。这样想形式主义,既没有为百姓带来实质助益,也会损害政府部门公信力,无形中助长“重虚不重实”的政绩评判导向。摘除名不副实的牌子,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时间精力走村入户,服务群众,这是一件好事实事,理应认认真真做好。
摘掉墙上的牌子,只能是为基层“减负”的第一步,关键还是要从严从实地治理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工作本就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打卡、签到、留痕,汇报、考核、问责,文山会海、材料扎堆,令一些干部疲于应付。如果各地再搞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摘除看得见的牌子,而不摘除看不见的“牌子”,出现“牌减事不减”“面减里不减”情况,那么基层干部负担不可能真正减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治理。
为基层“减负”要取得实效,要让基层干部群众满意,有关部门既要把可有可无、不起作用的“牌子”摘下来,更要刀刃向内,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规范看不见的“牌子”,从而为基层造就一个轻松舒畅的干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