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用”的主张社会普遍认同。但“揭榜挂帅”从理念层面到具体落实,并不会水到渠成,必然要积极推动。“揭榜挂帅”长效机制的内核,正是要为能者担当,让他们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向全社会传递“实干为要”最强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时指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直白的话语,释放的信号也很清晰,就是要打破繁文缛节、条条框框,千方百计把创新能力搞上去。
长期以来,科研领域拿项目、报成果、评奖项,“论资排辈”现象相当常见。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可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近年来,“揭榜挂帅”已进入实操阶段。比如,在新冠疫苗研发上,就有多个团队“揭榜”,分别沿着5条技术路线加速攻关,目前已有团队取得积极进展。事实证明,在更大范围寻找“英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更有利于用足资源、优中选优。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唯才是用”的主张社会普遍认同。但“揭榜挂帅”从理念层面到具体落实,并不会水到渠成,必然要积极推动。谁有资格“揭榜”?“揭榜英雄”如何施展拳脚?揭了榜没有成功怎么办?这些都是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悬榜”往往求的是应急之策、破局之才,但从长远考量,更应建立起配套的长效机制,才能让这一制度创新持久释放红利。
首先,如何认定“能者”,这是“揭榜挂帅”的基础。放眼现实,有真才实学的创新人才,特别是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才,未必有多少论文、职称、奖项傍身。杨振宁院士曾指出,拿到博士学位后的5到10年期间,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困难时期。可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很多重要成果都是科学家在青年时期的发现或发明,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不过20多岁,牛顿发明微积分时仅20岁出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不到30岁。这启示我们,认定“能者”不能生搬硬套,必须要有新思维。这并非是要抛弃标准,而是必须抛弃刻板门槛,选出真正有能力、有闯劲的潜力股,即便是“茅庐白衣”亦无妨。
“榜”是任务也是责任,“帅”是许诺更是授权。古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揭榜英雄”登台拜印后,必须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让人放开手脚、自由探索。这些年,上至国家层面的讨论部署,下至各省市的文件新政,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的“强刺激”“深刺激”一波接一波。然而,还有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仍未解决,束手束脚、杂务缠身等情况还是存在。还是那个道理:倘若科研人员前怕狼后怕虎,或者深陷表格材料中,攻关创新的精力必将极大分散。充分尊重科研人员,就要把旧条框清理干净、把新精神落到实处,该改的坚决改彻底、该放的坚决放到位。
挂帅出征必有胜败,而胜败是兵家常事,关键领域的攻关更是“九死一生”。我们对“一生”孜孜以求,但同时必须正视“九死”中不可避免的沉没成本。科学研究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线不确定性和结果难预测性等特点,不同于可以按部就班推进的其他工作,我们非但不能要求“揭榜英雄”一定成功、马上成功、按期成功,还应当坦然接受失败风险,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要看到,科研探索中的失败并非没有价值。诚如一位院士所比喻的,“不能说馒头吃到第4个吃饱了,就全是第4个的功劳”。创新路上,无限风光在险峰,越追求尖端,遭遇折戟沉沙的几率越高。包容屡试屡败、鼓励屡败屡试,就是在接近一朝成功的胜利时刻。
说一千道一万,“揭榜挂帅”长效机制的内核,正是要为能者担当,让他们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向全社会传递“实干为要”最强音。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悬榜”与“揭榜”的良性互动,会有更多“挂帅”与“掌印”的精彩故事,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注入无限动能。(胡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