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贫困老乡正返回岗位。近日,记者从四川省脱贫攻坚办了解到,截至4月29日,全省返岗务工贫困人口已达181.55万人,占去年底务工人数的91.01%。其中,凉山州7个挂牌督战县已外出务工8.8万人。(5月6日 新华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前期,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不少困难群众因农副业产品滞销和外出务工受阻,经济收入明显受影响,脱贫致富的步伐也相对放缓。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除了各地复工复产全速推进,成效明显外,脱贫攻坚战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帮助困难群众有序、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就成了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必须要看到,除了积极主动帮助困难群众用农副产品帮助困难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稳定增收外,更重要的就是要畅通外出务工的渠道,通过就业扶贫,有效、持续增加困难群众的经济收入,切实把因疫情而损失的时间和收入弥补回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增加“底气”。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主旋律,是主攻方向,也是完成扶贫脱贫的有效渠道,通过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更是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只有稳定的就业,才能让剩余劳动力,转化成经济收入,才能确保困难群众有更稳定、更直接的收益。有了看得见摸得着,具备长期性、稳定性的收益,才能确保困难群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就业扶贫,更重要的能够让贫困群众,在实践中掌握更多、更好的就业技能,无论是对于提振困难群众自力更生的信心,还是增强困难群众在依托产业谋求发展的竞争力等方面,都是行之有效,值得大力推广的。
截止4月底,全省返岗务工贫困人口已占去年底务工人数的91.0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贫困群众已经通过就业,实现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直接转化,其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有力破解了贫困难题。尤其是对类似凉山州等贫困程度很高的地方而言,每实现1名贫困群众就业,就意味着给一个贫困家庭带来更多的希望。8.8万人外出务工成功,对相应的贫困家庭所带来的脱贫效果,无疑是直接的、最有效的。
当然,要畅通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的渠道,打通就业过程中的“卡点”,无论是扶贫干部,还是当地政府,都应该主动作为,靠前做工作,只有真正做到了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才能让扶贫效果更持久,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才能保证脱贫的“成色”,才能做到贫困地区及其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钟国仁)